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1-10-15 导师主页
李宝聚 研究员 硕,博士生导师
蔬菜花卉研究所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
libaoju@caas.cn

博士招生专业

1
(090401)植物病理学
2022
1
学术型博士
植物病原生物学

招生信息

1
植物病理学
2022
1
学术型硕士
植物病原生物学
2
植物病理学
2022
1
专业学位硕士
植物病原生物学

1967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饶河县人,植物病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保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1990—1996年,辽宁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97年至今,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从事设施蔬菜病害诊断与综合治理二十六年。中国农科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新世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兼任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杀菌剂(室内、田间)登记试验技术负责人,《中国蔬菜》杂志副主编。为解决我国蔬菜病害诊断与控制实际问题,在全国开展了“蔬菜病害免费寄样诊断”工作,连续举办了22期“蔬菜病害显微镜诊断培训班”,开办了“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专栏,深受基层技术人员与菜农的欢迎。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1000,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6.01-2020.12,在研,负责人

2、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5,设施病害防控(岗位专家),2013.01-2020.12,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482,湿度调控设施中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产孢释放机制的基础研究,2020.01-2023.12,在研,主持人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1、蔬菜病害诊断手记,2021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第一完成人。

2、我国设施蔬菜土传病害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发表论文:

1、A-li Chai, Hai-yan Ben, Wei-tao Guo, Yan-xia Shi, Xue-wenXie, Lei Li, Bao-ju Li*.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Cells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inTomato Seed Using Propidium Monoazide and a Real-time PCR Assay[J]. PlantDisease, 2020, 104: 2225-2232. (Q1,IF:4.438)

2、 Lifang Yuan#, Lei Li#, Fei Zheng, Yanxia Shi, XuewenXie, Ali Chai, Baoju Li*.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Rahnella aquatilisZF7 reveals potential beneficial properties and stress tolerance capabilities. Archivesof microbiology, 2020, 202:483-499(Q4,IF: 2.552)

3、Xu S#, Xie X#, Zhao Y, Yurong Zhao, Yanxia Shi, AliChai, Lei Li*, Baoju Li*. Whole-genome analysi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ZF2, abiocontrol agent that protects cucumissativus against corynespora leaf spot diseases. 3 Biotech, 2020,10(4):1-14. (Q3,IF: 2.406)

4、 Ali Chai#, LifangYuan#, Lei Li, Yanxia Shi, Xuewen Xie, Qi Wang, Baoju Li*.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Pseudomonasamygdali pv. lachrymans in greenhouses. 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 2020, 748. (Q1,IF: 7.963)

5、Lei Li, Lifang Yuan, Yanxia Shi, Xuewen Xie, Ali Chai, Qi Wang,Baoju Li.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 brasiliense SX309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its genetic andphenotypic features. BMC GENOMICS,2019, 20:486-503. (Q2,IF:3.969)

6、Lei Li, Lifang Yuan,Yanxia Shi,Xuewen Xie,Ali Chai,Qi Wang,BaojuLi.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mygdali pv. lachrymansNM002: Insights into its potential virulence genes and putative invasiondeterminants. Genomics, 2019, 111(6): 1493-1503. https://doi.org/10.1016/j.ygeno.2018.10.004(Q2,IF:5.736)

7、 Zhu F D, Shi Y X, Xie X W, Chai A Li, Li B J. Occurrence,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scalid-resistant Corynesporacassiicola in China. Plant disease, 2019, 103(1): 69-76.  (Q1,IF:4.438)

8、Jun Wu,Xuewen Xie, Yanxia Shi, Ali Chai, Qi Wang, Baoju Li*. Variation ofcassiicolin genes among Chinese isolates of Corynespora cassiicola.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18,56(9):634-647. (Q3,IF:3.422)

9、 Meng, XL, Xie, XW, Shi, YX, Chai, AL, Ma, ZH, Li, BJ*. Evaluation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based on hrpZ gene for rapid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in cucumberleaves.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7, 122(2): 441-449.  (Q2,IF:3.772)

10、A. L. Chai, J. P. L, X. W. Xie, Y. X. Shi, B. J. Li*. Disseminationof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in livestock manure detected by qPCR. PlantPathology. 2016, 65, 137-144 (Q1,IF: 2.590).

授权专利:

1、一种手持式精量电动棚喷粉机,发明专利(ZL201922022248.9),排名第一

2、茄匍柄霉菌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发明专利(ZL201710307083.2),排名第一

3、一种多主棒孢菌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基因sdhB的等位基因及应用,发明专利(ZL201710739490.0),排名第一

4、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诱导抗虫作用及其应用,发明专利(ZL201210345773.4),排名第一

5、一种用于往土壤里施颗粒农药的电动施药器,发明专利(ZL201620458511.2),排名第一

6、一种用于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的新型电动喷粉机,发明专利(ZL201520639221.3),排名第一

7、一种用于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电动喷粉机,发明专利(ZL201520139134.1),排名第一

8、一种防治作物棒孢叶斑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发明专利(ZL201210105230.5),排名第一

9、一种诱导剂在控制园艺作物土传病害上的应用,发明专利(ZL201010117498.1),排名第一

10、基于机器视觉的蔬菜叶部病害实时诊断方法与系统,发明专利(ZL201010237657.1),排名第一

出版著作:

1、《蔬菜病害诊断手记》(第一版),2014年1月出版,独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第一版),2020年10月出版,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展开更多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10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