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从事昆虫毒理学和蔬菜害虫综合治理工作,主持1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8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是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参加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973等项目。在小菜蛾和西花蓟马的抗药性机理、西花蓟马-番茄斑萎病毒互作机制、重大危险性蔬菜害虫的成灾机制及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原创性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5和第4)、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7项,2009年获得第三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称号,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4篇,著作7部,授权7项国家专利。
主持课题情况(近5年)
1.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果蔬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2016)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杀菌素抗性西花蓟马nAChRs变异转录本调控机制研究(2020-2023)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杀菌素抗性西花蓟马生殖适合度代价的调控机理研究(2018-2021)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杀菌素抗性西花蓟马与番茄斑萎病毒(TSWV)互作因子的鉴定及功能分析(2016-2019)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ChRs突变介导的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抗性机理研究(2014-2017)
6. 北京市创新团队叶类蔬菜害虫防控岗位专家
参加课题情况(近5年)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农药对靶高效传递与沉积机制及调控”,(2017YFD0200300,2017-2020)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敌昆虫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 2017YFD0201000)(2017-2020)
一、发表文章(近五年)
1. Wang J, Zheng XB, Yuan JJ, Wand SY, Xu BY, Wang SL, Zhang YJ, Wu QJ*. 2021.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onitoring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Lepidoptera: Plutellidae) popul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DOI: 10.1093/jee/toab027.
2. Wan YR#, Zheng XB#, Xu BY, Xie W, Wang SL, Zhang YJ, Zhou XG*, Wu QJ*.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creases the vector competence: a case study in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2021,94:83-91.
3. Hua DK, Zheng XB, Zhang K, Zhang Z, Wan YR, Zhou XG, Zhang YJ, Wu QJ*. Assessing pesticide residue and spray deposition in greenhouse eggplant canopies to improve residue analysi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68 (43): 11920–11927.
4. Wan YR#, Hussain S#, Merchant A, Xu BY, Xie W, Wang SL, Zhang YJ, Zhou XG*, Wu QJ*. 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 influences the reproduction of its insect vector,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to facilitate transmission.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20, 76(7): 2406-2414.
5. Wan YR#, Yuan GD#, He BQ, Xu BY, Xie W, Wang SL, Zhang YJ, Wu QJ*, Zhou XG*. Foccα6, a truncated nAChR subunit,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spinosad resistance in the western flower thrip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8, 99: 1-10.
6. Zhu LH*, Li ZY*, Zhang SF, Xu BY, Zhang YJ, Zalucki MP, Wu QJ**, Yin XH**.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 in northern China: the effects of migration, cropping patterns and climate.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8, 74: 1845-1853.
7. Wan YR, Yin YQ, Wu QJ*. 2017. First report of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infecting balloon flower in China.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99 (3), 799-817.
8. Li XY#, Wan YR#, Yuan GD, Hussain S, Xu BY, Xie W, Wang SL, Zhang YJ, Wu QJ*. 2017. Fitness Trade-off associated with spinosad resistance in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10(4), 1755–1763.
9. Yuan GD, Wan YR, Li XY, He BQ, Zhang Y J, Xu BY, Wang SL, Xie W, Zhou XG, Wu QJ. 2017. Development of near-isogeneic line in a parthenogenetically reproduced thrips specie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8:130. doi: 10.3389/fphys.2017.00130.
10. Gao X, Yang JQ, Xu BY, Xie W, Wang SL, Zhang YJ, Yang FS, Wu QJ*.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CYP340W1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its possible involvement in resistance to abamect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016, 17, 274; doi:10.3390/ijms17030274
11. Zhao WW#, Wan YR#, Xie W, Xu BY, Zhang YJ, Wang SL, Wei GS, Zhou XM, Wu QJ*. Effect of spinosad resistance on transmission of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by the western flower thrip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6, 109 (1): 62-69.
12. 王京, 何秉青, 华登科, 张坤, 袁江江, 郑晓斌, 徐宝云, 张友军, 吴青君*. 2021. 西花蓟马GABA受体基因鉴定及FoRDL在多杀霉素抗性中的作用. 昆虫学报, 64(8): 943-955.
13. 蕫丽娜,华登科,郑晓斌,张坤,袁江江,刘廷辉,吴青君. 不同杀虫剂对烟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植物保护,2021,47(2):262-266.
14. 华登科, 郑晓斌, 张友军, 吴青君*. 六种杀虫剂在保护地黄瓜冠层的沉积分布及其对蚜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20, 22(2): 353-361.
15. 万岩然,郑晓斌,袁江江,张友军,吴青君.* 西花蓟马酵母双杂交文库及TSWV膜蛋白诱饵载体的构建. 应用昆虫学报,2019, 56(1):99-106.
二、奖励
1. 主要蔬菜蓟马成灾机理及其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3. 设施蔬菜重大传毒害虫成灾机制与农药减量化防控技术,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4. 山区设施瓜菜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6年度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排名第3)
5.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的研究与综合防治,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6.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综防技术研究,获200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7. 获得第三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称号(2009年)
三、授权专利
1. 吴青君,苑广迪,万岩然,李晓宇. 一种鉴定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抗性的分子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530855.9
2. 吴青君,袁江江,万岩然,郑晓斌. 对西花蓟马进行RNA 干扰的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821392496.1
3. 吴青君,苑广迪,万岩然,何秉青,李晓宇. 孤雌生殖昆虫抗逆境近等基因系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51511.4
4. 吴青君,万岩然,赵巍巍,何秉青,徐宝云,谢文,王少丽,张友军. 用于RT-LAMP法检测番茄斑萎病毒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03245.6
5. 吴青君,赵巍巍,杨家强,张敏敏,徐宝云,谢文,王少丽,张友军. 检测番茄斑萎病毒感染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国家发明专利,ZL201301727288.8
6. 吴青君,张治军,徐宝云,张友军. 一种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117111.5
7. 吴青君,柳峰,梁延坡,孙礼兵,徐宝云,张友军,王少丽,鉴定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种群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05392.7
8. 吴青君,张治军,徐宝云,张友军. 鉴定西花蓟马的巢式PCR方法及特异引物,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102530.1
四、制定标准
1. 吴青君、李萍、张治军、郭兆将、张友军、任彬元、周阳,蔬菜蓟马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NY/T3637-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 张帅、吴青君、郭兆将、张友军、张治军、舒宽义、王希,西花蓟马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叶管药膜法,NY/T 368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3. 张友军、魏启文、史彩华、李萍、吴青君、徐宝云、杨普云,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技术规程,NY/T 3414—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4. 李萍、张友军、吴青君、赵中华、朱景全、王少丽,小菜蛾防治技术规范,NY/T 2382-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