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立,男,1975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室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重点学科负责人,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南海名家,“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主要从事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1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认定新品种1个,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5件。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11名。
1.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裸花紫珠、牛大力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200万元,2021-2024;
2. 物种资源保护项目,热作离体种质资源安全保存,17.5万元,2021;
3. 设施运行费,中期库库存试管苗继代更新与资源保存,50万元,2021;
4. 农业品种改良提升,重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性状鉴定,58万元,2021;
5. 物种资源保护项目,热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研发应用,7万元,2021。
1. 奖励
(1)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体系的构建,第1完成人,2009;
(2)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南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栽培利用研究,第3完成人,2012;
(3)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南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开发利用,第3完成人,2015。
2. 论文
(1) Small RNA sequencing revealed various microRNAs involved in ethylene-triggered flowering process in Aechmea fasciata,Scientific Reports,2020, 通讯作者
(2) AfAP2-1, An Age-Dependent Gene of Aechmea fasciata, Responds to Exogenous Ethylene Treat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2016, 通讯作者
(3)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Aechmea fasciata SPL14 (AfSPL14) Accelerates Flowering and Changes the Plant Architecture in Arabidop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018, 通讯作者
(4) Ectopic expression of Aechmea fasciata APETALA2 gene AfAP2-2 confers small seeds and delays flowering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9, 通讯作者
(5)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the mesocarp and kernel of oil palm nuts using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Tree Genetics & Genomes,2011, 通讯作者
(6) Integrated DNA methy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the ethylene-induced flowering pathway genes in pineapple.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通讯作者
(7) Isolation of the endosperm~ specific LPAAT gene promoter from coconut (Cocos nucifera L.) and its functional analysis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 Plant Cell Rep. 2010
(8)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storage roots and fibrous root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 Callerya speciosa (Champ.) ScHot. PloS One,2016,第1作者
(9)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in the spathe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Albama’ and its anthocyanin-loss mutant ‘Xueyu’.Scientific Data,2018, 通讯作者
(10)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Determined Flowering Pathway Genes in Aechmea fasciata Treated with Ethylene.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6,第1作者
(11) A pilose fruit mutant in banana (Musa spp. ‘Williams’). Scientia Horticulturea. 2006,第1作者
3. 品种
(1) 热选1号 牛大力, 认定品种, 琼(认)2014021, 2015.9.21, 第1完成人
(2) 雪玉,植物新品种权,CAN20090270.0,2014.9.1,第1完成人
(3) 白擎天,植物新品种权,CAN20160372.8,2018.11.8,第1完成人
(4) 派露丝,植物新品种权,CAN20120829.1,2016.9.1, 第1完成人
(5) 热选20号,植物新品种权,CAN 20191004117,2020.9.30,第1完成人
(6) 热选22号,植物新品种权,CAN 20191004127,2020.9.30,第1完成人
(7) 热选27号,植物新品种权,CAN 20191004130,2020.9.30,第1完成人
(8) 热选31号,植物新品种权,CAN 20191004489,2020.9.30,第3完成人
(9) 热选19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1,2021.9.16,第1完成人
(10) 热选18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2,2021.9.16,第1完成人
(11) 热选16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4,2021.9.16,第5完成人
(12) 热选14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6,2021.9.16,第3完成人
(13) 热选12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8,2021.9.16,第2完成人
(14) 热选11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39,2021.9.16,第2完成人
(15) 热选2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149,2021.9.16, 第1完成人
(16) 热选34号,植物新品种权,20191004492,2021.9.16,第1完成人
4. 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
5. 专著:3部。
6. 标准:3项。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