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科院-赵松林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1-11-03 导师主页
赵松林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热科院
食品加工与安全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13807610690@126.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食品加工与安全
2021
1
专业学位硕士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赵松林,男,1965年01月出生于云南省昌宁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1988年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工作,历任椰子所所长、党委书记,信息所党委书记等职务,现任院研究生处处长,兼任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获得“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荣誉称号。研究领域为热带油料及热带经济棕榈作物产品综合加工及标准化体系构建等。

        先后承担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椰子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要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椰子加工技术改造与产业化升级》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鉴定成果10项,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华农业科技奖和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16项;以主要完成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以主编或副主编编写专著8部;已颁布实施的农业行业标准11项,海南省地方标准15项;在椰子专业研究方面弥补了国内空白,有力推动了我国椰子专业研究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如下: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椰子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首席专家,2009-2013。

2.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要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椰子联合体课题负责人,2012-2014。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椰子加工技术改造与产业化升级》,负责人,2007-2010.

4. 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椰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负责人,2013-2015.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获得的主要奖励情况:

1.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第8完成人,2010年。

2. 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第1完成人,2010年。

3. 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椰子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第1完成人,2013年。

4. 海南省成果转化奖二等奖,《高产早结鲜食椰子新品种文椰2号的培育与推广利用》,第1完成人,2012年。

5. 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高产早结优良椰子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利用》,第1完成人,2010年。

6.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天然椰子油湿法加工工艺改进及产品研发》,第1完成人,2013年。

7.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椰衣栽培介质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第5完成人,2013年。

8.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槟榔贮藏加工特性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第7完成人,2014年。

二、 作为主编出版的主要专著:

1. 椰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978-7-109-17819-9,北京,2013.5,主编。

2.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7145-9,北京,2012.9,主编。

3. 椰子关键技术系列丛书,海南出版社,ISBN 978-7-5443-4869-0,海口,2013.12,主编。

4. 椰子油的营养与功能,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13.12,主编。

5. 椰子综合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1631-3,北京,2007.6,主编。

三、发表论文方面: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

1. Mechanism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arecaidine: The role of Cu(Ⅱ)and alkaline conditions. Food Chemistry, 2010,119 (2):433-436.通讯作者.

2.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of post-harvest coconut inflorescence sap during natural fermentation.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1, 10(66):14999-15005.通讯作者.

3. 气相色谱法检测酶法合成MCT组成及含量的研究. 中国油脂, 2016, 41(03):96-99.通讯作者.

4. 热处理对新鲜椰肉贮藏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 (09):1680-1684.通讯作者.

5. 真空浓缩椰浆乳化稳定性探究.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41(04):141-146. 通讯作者.

四、制定标准方面:

先后制定了多项农业行业标准和海南省地方标准。代表性标准如下:

1. 农业行业标准,椰子产品  椰纤果,NY/T1522-2007。

2. 农业行业标准,椰子产品  椰青,NY/T1441-2007。

3. 农业行业标准,椰子油,NY/T230-2006。

4. 农业行业标准,食用椰干,NY/T786-2004。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展开更多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