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背景
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大学,发育生物学专业,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
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1年1月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青年学者分会常务理事
1.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要野生花卉资源精准鉴定及特异性状基因挖掘。编号2018YFD1000401,2018-202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的金叶弯刺蔷薇叶色变异相关候选基因定位与挖掘。编号31672183,2017-2020,主持。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玫瑰种质资源香气成分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编号IVF-BRF2019016,2019,主持。
4. 北京市大兴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抗寒耐旱月季新品种定向选育与示范推广。2015-2017,主持。
5.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花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起源演化。编号2019YFD1000401,2019-2022,参加。
6. 北京市科委课题,新型冷凉花卉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Z191100008519003,2019-2020,参加。
7. 北京市科委课题,四类中国传统名花良种繁育及花期控制技术研究。编号D161100001916004,2016-2018,参加。
第一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
1. Differences in leaf anatomy, photosynthesis, and photoprotective strategies in the yellow-green leaf mutant and wild type of Rosa beggeriana Schrenk. Photosynthetica, 2020, 58 (5): 1167-1177.
2. 弯刺蔷薇枝条越冬抗寒生理与蛋白组学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 21(6)1569-1577.
3. 我国重要花卉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成就与展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 21(6):1494-1502.
4. ‘金叶’弯刺蔷薇叶绿体结构、叶绿素合成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2019, 46 (11):2188–2200.
5. 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园艺学报,2019, 46 (2): 375-384.
6.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reference genome assemblies for rose.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9:5985.
7. 弯刺蔷薇与大花白木香越冬抗寒性及其生理差异分析. 园艺学报, 2017, 44(7): 1344-1354.
8. 月季种质资源花色多样性及其与花青苷的关系.园艺学报, 2017, 44(6): 1125-1134.
9. The altitudinal effects on photosynthesis of Rosa platyacantha from Tiansh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Photosynthetica 2016, 54 (4): 572-580.
10. Morphological and AFLP-based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populations of Rosa platyacantha in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16, 2 (1): 55–60.
11. 月季新品种‘燕妮’、‘绿野’和‘哈雷彗星’. 园艺学报,2016, 43 (4): 813-814.
12. 月季新品种‘天香’、‘天山白雪’、‘天山桃园’、‘天山之光’与‘天山之星’. 园艺学报,2016, 43 (3): 607-608.
科技奖励
1. 201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9)
2. 201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成果奖—杰出科技创新奖(排名第2)
3. 2018年获中国园艺学会华耐园艺科技奖(排名第2)
4. 2021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2)
新品种选育
1. 北京市林木良种审定证书2个:月季品种‘凤凰之光’、‘红地毯’(良种编号:京S-SV-RH-008/009-2016,发证日期:2017.1.18),第3完成人。
2. 北京市林木良种审定证书2个:月季品种‘满庭芳华’、‘舞蝶’(良种编号:京S-SV-RH-010/011-2016,发证日期:2017.1.18),第2完成人。
3. 北京市林木良种审定证书5个:菊花品种‘粉冰晶’、 ‘黄亮亮’、 ‘香草冰淇淋’、 ‘紫燕’ 、 ‘黄雀’(良种编号:京S-SC-CMO-003/4/5/6/7-2020,发证日期:2020.12.25),第3完成人。
4.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8个:菊花品种‘紫燕’(品种权号:CNA20161189.9)、‘紫霞仙子’(品种权号:CNA20161190.6)、‘黄雀’(品种权号:CNA20161191.5)、‘甜鑫’(品种权号:CNA20161192.4)、‘香草冰淇淋’(品种权号:CNA20161193.3)、‘黄亮亮’(品种权号:CNA20161194.2)、‘粉冰晶’(品种权号:CNA20161195.1)、‘粉蝶’(品种权号:CNA20161196.0),授权日期:2017.9.1,第3完成人。
5.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5个:菊花品种‘京华夏之旭’(CNA20171415.4)、‘京华粉初荷’(CNA20171415.5)、‘京华彩粉’(CNA20171409.2)、‘京华柠檬雪’(CNA20171412.7)、‘京华金藻球’(CNA20171413.6),授权日期:2019.1.31,第3完成人
6.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5个:菊花品种‘燕华宫粉’(CNA20181437.7)、‘燕华飞火轮’(CNA20181439.5)、‘燕华晴雪’(CNA20181440.2)、‘燕华点褐’(CNA20181441.1)、‘燕华绿玉蕊’(CNA20181442.0),授权日期:2019.7.22,第3完成人
7.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4个:月季品种 ‘粉色回忆’(品种权号:20200320)、 ‘红尘之恋’(品种权号:20200321) 、 ‘乳酪蛋糕’(品种权号:20200323)、‘花木兰’(品种权号:20200322)。授权日期:2020.12.21,第2完成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