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李新海
浏览量:846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作物科学所
  • 所属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010-82108596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新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玉米遗传改良与育种专家,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分子育种,作物遗传育种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李新海研究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首席,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兼岗位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


研究成果

围绕玉米产量、品质、抗性以及机械化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与种质改良,重点开展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克隆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深入研究基因功能,解析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创新分子标记选择、转基因与杂种优势群划分技术,创制优异新种质和新自交系,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和广适玉米新品种。揭示了玉米抗矮花叶病、丝黑穗病、粗缩病和开花期耐旱的遗传机制,发掘新基因/QTL 10个,开发实用分子标记12个,建立了优质蛋白玉米和抗矮花叶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技术,促进了育种技术发展;创建并改良4个优良育种群体(中群15、中群16、中东群1号和中东群2号);创制出高配合力育种新材料136份和优良自交系12个,丰富了我国玉米种质基础;选育6个玉米新品种(中龙1号、中东青2号、中东玉1号、中单122、中单105和中单121),促进了我国玉米种业和生产的发展。发表论文126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SCI收录32篇,获发明专利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