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树昌
浏览量:582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热科院
  • 所属专业: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邮箱 : wangshuchang2001@163.com
  • 工作电话 : 0898-6696939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海南省昆虫学会秘书长,桑蚕研究组组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桑蚕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515”人才、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海南省第三届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热区蚕桑产业技术提升、资源多元利用、植物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及示范和推广工作。主持农业农村部948、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专著3部;第一/二发明人获授权国家专利5件。培养研究生8名。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热带作物害虫研究与防控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组织筹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桑蚕研究中心,填补我国热区蚕桑科研的空白;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人,中级1人,初级3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桑蚕资源高值化加工利用研究与应用、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控。现有在读研究生6人。

课题组合影



项目情况

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CARS-18-SYZ17,2017/01-2025/12.

2)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南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ZDYF2020212,2020.09-2021.09.

3)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桑树扦插-立体育苗技术的研究与种质资源普查,ZDYF2017159,2017/01-2018/12.

4)        2020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热带桑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2020/01-2022/12.

5)        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防控桑青枯病技术的研究,2019RC275,2020/01-2022/12.

6)        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创新,2015-z24,2015/01-2016/12.

7)        “一带一路”热带国家农业资源联合调查与开发评价项目:桑蚕等病虫害联合调查及资源开发评价,BARTP-08,2020/01— 2020/12.


科研项目

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CARS-18-SYZ17,2017/01-2025/12.

2)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南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ZDYF2020212,2020.09-2021.09.

3)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桑树扦插-立体育苗技术的研究与种质资源普查,ZDYF2017159,2017/01-2018/12.

4)  2020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热带桑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2020/01-2022/12.

5)  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防控桑青枯病技术的研究,2019RC275,2020/01-2022/12.

6)  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创新,2015-z24,2015/01-2016/12.

7) “一带一路”热带国家农业资源联合调查与开发评价项目:桑蚕等病虫害联合调查及资源开发评价,BARTP-08,2020/01—2020/12.


研究成果

近5年出版的主要专著

[1]      卢芙萍,王树昌.海南桑树害虫识别及其防治图谱.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9,157千字.

[2]      王树昌,耿涛,黄华平.海南蚕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7,250千字.

[3]      张新春,黄华平,王树昌.农业植物研究中相关仪器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现状综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352千字.

近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TaoGeng, Fuping Lu, Feng Zhu, Shuchang Wang*.Lineage-specific gene evolution of innate immunity in Bombyx mori to adapt tochallenge by pathogens, especially entomopathogenic fungi Developmental AndComparative Immunology,2021,123:104171.

[2]      TaoGeng, Fuping Lu, Huazhou Wu, Dezhao Lou, Nana Tu, Feng Zhu,Shuchang Wang*.Target antifungal peptides of immune signallingpathways in silkworm, Bombyx mori, against Beauveria bassiana[J].InsectMolecular Biology,2021,30:102–112.

[3]      TaoGeng, Fuping Lu, Huazhou Wu, Yongsong Wang, Dezhao Lou, Nana Tu, Feng Zhu,Shuchang Wang*.C-type lectin 5, a novel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for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in Bombyxmori[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021,179:107473.

[4]      Fuping Lu,Tao Geng,Hua zhou Wu,De zhao Lou, Na na Tu and Shu chang Wang*.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mulberrypsyllid Paurocephala sauteri Enderlein (Hemiptera: Psyllidae) and phylogeneticanalysis[J].Mitochondrial DNA Part B,2021,6(1): 76–78.

[5]      汪永松,耿涛,卢芙萍,武华周,娄德钊,涂娜娜,王树昌*.球孢白僵菌Bbchitinase1和Bbchitinase2在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不同作用[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4):1092-1098.

[6]      娄德钊,武华周,卢芙萍,耿涛,涂娜娜,王树昌*.海南桑树青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分子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21.

[7]      涂娜娜,武华周,娄德钊,卢芙萍,耿涛,王树昌*.海南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

[8]      耿涛,涂娜娜,卢芙萍,武华周,娄德钊,汪永松,王树昌*.家蚕IMD信号通路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应答反应[J].蚕业科学,2020,46(06):725-732.

[9]      卢芙萍,耿涛,武华周,王娜玉,汪永松,娄德钊,王树昌*.桑小头木虱Paurocephalasauteri Enderlein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0,41(9):  1883-1888.

[10]  武华周,娄德钊,涂娜娜,耿涛,卢芙萍,吉训聪,王树昌*.抗、感青枯病桑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0,35(09):1004-1011.

[11]  耿涛,赫荣帆,潘波,武华周,王娜玉,郭锡杰,王树昌*.球孢白僵菌毒素对家蚕糖代谢水平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06):2585-2595.

[12]  王娜玉,卢芙萍,耿涛,武华周,汪永松,朱嘉雯,王树昌.海南桑螟寄生蜂种类及优势种的寄生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05):953-959.

[13]  王树昌.2019年首批桑椹和蚕茧在海南上市[J].蚕学通讯,2019,39(02):60.

[14]  王树昌,于晓玲,阮孟斌,李淑霞,彭明.干旱胁迫对木薯SC5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4):1294-1299.

[15]  王树昌,赫荣帆,陆敏泉,黄华平,王娜玉,郭锡杰,耿涛.球孢白僵菌侵染对家蚕抗氧化水平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7,38(11):2136-2144.

[16]  王树昌,吕勇,于晓玲.杂草的价值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49-153.

[17]  王树昌.蚕桑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进展[J].蚕学通讯,2017,37(04):47-51.

[18]  王树昌,于晓玲,阮孟斌,彭明..干旱胁迫对木薯SC124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J].热带农业工程,2017,41(Z1):32-36.

[19]  王树昌,于晓玲,李淑霞,阮孟斌,彭明.木薯MeHDS09基因克隆及其对逆境信号的响应[J].热带生物学报,2017,(04) :409-414."

[20]  于晓玲,阮孟斌,王斌,杨义伶,王树昌*,彭明.木薯转录因子基因MeHDZ14的克隆与分析[J].作物学报,2017,43(08):1181-1189.

近5年获授权的主要专利

1)       国家发明专利:王树昌,李普旺,吕明哲,耿涛,武华周,卢芙萍,王娜玉.一种蚕丝-天然乳胶复合发泡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810566510.3)(ZL201810566510.3),2018.

2)       实用新型专利:王树昌,耿涛,武华周,卢芙萍,王娜玉.一种可移动的多层立体扦插育苗装置(ZL201820824957.1),2018.

3)       实用新型专利:戴好富,王树昌,王辉,武华周.一种沉香蚕丝被(ZL201821359971.5),2018.

4)       实用新型专利:叶晓禹,王树昌,耿涛,邱永家,卢芙萍,武华周.一种可轨道式滑动喂养的桑蚕养殖室(ZL201821542721.5),2018.

5)       实用新型专利:叶晓禹,王树昌,耿涛,邱永家,卢芙萍,武华周.一种适合高温地区的通风降温桑蚕养殖室(ZL201821543497.1),2018.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