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朱荫,女,1989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20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在茶叶所就职,2019年1月晋升副研究员,2024年1月晋升研究员。目前为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研究骨干。
长期致力于茶叶香气品质形成与调控机制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等省院级以上项目9项及技术服务项目23项;个人H指数37,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 Angew. Chem. Int. Ed.(IF=16.6)、Food Chem.、J. Agr. Food Chem.等论文4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6.1,4篇入选ESI 1%,1篇入选ESI 0.1%,1篇入选封面论文,2篇入选F5000中国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转让240万元);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韩国茶学会2023卓越研究奖;参编茶学及食品专著3部;入选浙江“省杰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中国农科院所级“青年英才”等人才称号;受邀担任eFood期刊青年编委、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s、食品科学期刊客座编辑等;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 1%。
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成立于2014年。在团队资深首席林智研究员及团队首席吕海鹏研究员的带领下,聚焦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研究,围绕“三个面向”,以我国茶产业和现代茶叶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致力解析茶叶香气、滋味和保健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形成机理,开展新型茶品质设计与定向加工技术研究,研发风味品质强化和保健功效强化的高附加值茶叶新产品。
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10项,总经费452万元)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茶叶中糖苷键合态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香气释放机制”,2022年01月至2025年12月,58万元
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茶树品种与产地对手性萜类物质构象分布及风味贡献的影响机制”,2024年01月至2026年12月(2023年12月获批),80万元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30万元
4.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特色“品种香”茶叶中手性嗅感物质的形成及互作机制”,2023年01月至2025年12月,150万元
5.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浙江龙井茶手性香气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应用”,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10万元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子课题,黄山毛峰“清香”关键呈香物质基础研究,2022年01月至2025年12月,54万元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子任务“安康富硒茶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2023年12月至2028年11月,25万元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合作项目“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年至2026年,10万元
9. 浙江省“三农九方” 协作项目“基于数字智能的茶叶香气分子感官组学测试及定向加工技术研究”,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20万元
10.中国农业科学院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优质高效绿茶茶树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22年度,15万元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茶叶中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呈香贡献率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25万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10项,总经费452万元)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茶叶中糖苷键合态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香气释放机制”,2022年01月至2025年12月,58万元
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茶树品种与产地对手性萜类物质构象分布及风味贡献的影响机制”,2024年01月至2026年12月(2023年12月获批),80万元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30万元
4.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特色“品种香”茶叶中手性嗅感物质的形成及互作机制”,2023年01月至2025年12月,150万元
5.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浙江龙井茶手性香气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应用”,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10万元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子课题,黄山毛峰“清香”关键呈香物质基础研究,2022年01月至2025年12月,54万元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子任务“安康富硒茶特征品质分析与特征标准研究”,2023年12月至2028年11月,25万元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合作项目“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年至2026年,10万元
9. 浙江省“三农九方” 协作项目“基于数字智能的茶叶香气分子感官组学测试及定向加工技术研究”,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20万元
10.中国农业科学院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优质高效绿茶茶树新品种选育与应用”,2022年度,15万元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茶叶中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呈香贡献率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25万元
(一)获奖情况
1.白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2020-2021,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5;
2.优质高效绿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2022-2023,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7;
3.Chiral components and their specific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teas, 韩国茶学会2023卓越研究奖,第1;
4.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21年11月,第1;
5. 普洱茶品质化学物质基础研究,2018, 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第3.
(二)部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
[1] Han Yan; Weixuan Li; Yinglin Zhu; Zhiyuan Lin; Dan Chen; Yue Zhang; Haipeng Lv;Weidong Dai; Dejiang Ni*; Zhi Lin*; Yin Zhu*;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aroma profiles andchiral free and glycosidically bound volatiles in Fujian and Yunnan white teas,Food Chemistry, 2024, 448: 139067.
[2] Han Yan; Zhiyuan Lin; Weixuan Li; Jianjian Gao; Pengliang Li; Qincao Chen;Haipeng Lv; Yue Zhang; Weidong Dai*; Zhi Lin*; Yin Zhu*; Unraveling theeanantiomeric distribution of glycosidically bound linalool in teas (Camellia sinensis) and their acidolysischaracteristics and pyrolysis mechanism, 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4, doi: 10.1021/acs.jafc.4c00037. (封面论文)
[3] Wanjun Ma; Yin Zhu*;Shicheng Ma; Jiang Shi; Han Yan; Zhi Lin; Haipeng Lv*; Aroma characterisationof Liu-pao tea based on volatile fingerprint and aroma wheel using SBSE-GC–MS, Food Chemistry, 2023, 414: 135739. (ESI 1%).
[4] Qincao Chen; Yin Zhu*;Yafang Liu; Yang Liu; Chunwang Dong; Zhi Lin*; Jie Teng*;Black tea aroma formation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eriod, Food Chemistry, 2022, 374: 131640. (ESI 0.1%, hot paper).
[5] Chenyang Shao; Yue Zhang; Haipeng Lv; Zhifang Zhang; Jianming Zeng; QunhuaPeng; Yin Zhu*; Zhi Lin*;Aromatic profiles and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 chiral odorants in bakedgreen teas with different picking tenderness, Food Chemistry, 2022, 388: 132969.
[6] Yin Zhu; Han Yan; Zhifang Zhang;Jianming Zeng; Yue Zhang; Jiatong Wang; Wanjun Ma; Mengqi Wang; Qunhua Peng;Haipeng Lv*; Zhi Lin*; A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chiral odorants to aroma property of baked green teas using an efficientsequential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approach, Food Chemistry, 2021, 365: 130615.
[7] Yin Zhu; Suyoung Kang; Han Yan;Haipeng Lv; Yue Zhang; Zhi Lin*;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volatile lactones and terpenoids in white teas stored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Food Chemistry, 2020, 320: 126632.
[8] Qincao Chen; Yin Zhu*;Weidong Dai; Haipeng Lv; Bing Mu; Pengliang Li; Junfeng Tan; Dejiang Ni; ZhiLin*; Aroma forma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during white teaprocessing, Food Chemistry, 2019,274: 915-924.
[9] Yue Zhang; Yuhui Zhang; Han Yan; Chenyang Shao; Weixuan Li; Haipeng Lv; Zhi Lin*;Yin Zhu*; Enantiomericseparation and precise quantification of chiral volatiles in Wuyi rock teasusing an efficient enantioselective GC×GC-TOFMS approach,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3, 169: 112891.
[10] Suyoung Kang;Han Yan; Yin Zhu*; XuLiu; Haipeng Lv; Yue Zhang; Weidong Dai; Li Guo; Junfeng Tan; Qunhua Peng; ZhiLi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key odorants in the world'sfour most famous black teas, Food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 121: 73-83. (ESI 1%).
(三)授权发明专利(排名第一)
1. 一种茶叶中芳樟醇樱草糖苷对映异构体的检测方法(ZL202210984085.6),2023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2. 一种白茶年份判别方法(ZL202010047537.9),2022年8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3. 一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检测方法(ZL201810696226.8),2021年6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4. 一种基于手性指纹数据的茶叶真伪快速鉴别方法(ZL201710046402.9),2019年6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5. 一种基于手性定量分析技术的红茶产地判别方法(ZL201710046732.8),2019年6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四)参编专著
11. 《茶叶深加工技术》, 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20年, 编委.
2. 《绿茶加工技术与装备》, 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20年, 编委.
3. 《特种作物风味化学》, 专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 编委.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