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飞,男,1974 年 11 月生,博士,研究员,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
江省级人才梯队(预防兽医学梯队)后备带头人。主要从事猪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
病原学、诊断、疫苗研制及生物安全与综合防控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支撑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部财政专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
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12
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 项、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 1 项。近 5 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
奖二等奖 1 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1 项、中国
专利优秀奖 2 项、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 1 项。累计发表研究论文 70 篇,其中在
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Viruses、Virology、Veterinary Microbiology、
FEBS LETTERS 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SCI 文章 42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SCI 文章
14 篇。
1.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VBP202105,冠状病毒遗传演化及保护性免疫分子机制研究,2021-01至2021-12,42.5万元,在研,主持
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团队项目,TD2020C002,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新理论与新技术,2020-07至2023-07,100万元,在研,参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500705,猪病未知病原识别技术研究,2016-07至2020-12,290万元,在研,参加
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C2016065,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木瓜蛋白酶功能研究,2016-07至-2019-07,6万元,已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1572541,核仁蛋白NPM1参与PEDV N蛋白核仁定位及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2016-01至2019-12,76.8万元,已结题,参加
6.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专项,YC2015D011,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新技术,2015-08至2018-08,200万元,已结题,参加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5BAD12B02-6,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三联弱毒疫苗的研制与开发,2015-04 至2019-12,100万元,已结题,参加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117235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核定位特性及其对宿主细胞周期影响,2012-01至2015-12,61万元,已结题,参加
9.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C20111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核定位特性研究,2012-01至2013-12,20万元,已结题,参加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3260003,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的中试及应用,2011-04至2013-04,60万元,已结题,参加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3090108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蛋白酶与复制酶复合体形成机制研究,2010-01至2012-12,19万元,已结题,主持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6A07,猪病毒性腹泻三联、PCV2和PRRS新型疫苗的开发与应用,2006-12至2010-12,150万,已结题,参加
奖励
1. 陈建飞(3/6);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8(冯力; 时洪艳; 陈建飞; 佟有恩; 张鑫; 王牟平).
2. 陈建飞(3/9);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科技技术奖(发明),一等奖, 2017(冯力; 时洪艳; 陈建飞; 佟有恩; 张鑫; 王牟平; 王洪峰; 孙东波; 石达).
3. 陈建飞(2/5);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17(冯力,陈建飞,时洪艳,佟有恩,孙东波).
4. 陈建飞(3/9);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国家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017(冯力; 时洪艳; 陈建飞; 佟有恩; 张鑫; 王牟平; 王洪峰; 孙东波; 石达).
5. 陈建飞(3/9);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学技术奖,杰出科技创新奖, 2016(冯力; 时洪艳; 陈建飞; 佟有恩; 张鑫; 王牟平; 王洪峰; 孙东波; 石达).
6. 陈建飞(4/7);猪传染性胃肠炎华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0(冯力,王承宝,时洪艳,陈建飞,佟有恩,王明,马思奇).
代表性论文
1. Lingdan Yin#; Jianfei Chen#; Liang Li; Shanshan Guo; Mei Xue; Jialing Zhang; Xiang Liu; Li Feng*; Pinghuang Liu*; Aminopeptidase N Expression, Not Interferon Responses, Determines the Intestinal Segmental Tropism of 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Journal of Virology, 2020, 94(14):e00480-20.
2. Jialin Zhang#; Jianfei Chen#; Ye Liu; Da Shi; Hongyan Shi; Xin Zhang; Jianbo Liu; Liyan Cao; Xiangdong Zhu; Xiaobo Wang; Zhaoyang Ji; Li Feng*; Pathogenicity of 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 strain NH and immunization of pregnant sows with an inactivated PDCoV vaccine protects 5-day-old neonatal piglets from virulent challenge.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20,67(2):572-583.
3. Manman Lu#; Qiuge Liu#; Xiaobo Wang; Jialin Zhang; Xin Zhang; Da Shi; Jianbo Liu; Hongyan Shi; Jianfei Chen*; Li Feng*; Development of an indirect ELISA for detecting 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IgA antibodies. Archives of Virology, 2020, 165(4):845-851.
4. Jialin Zhang #; Jianfei Chen #; Da Shi; Hongyan Shi; Xin Zhang; Jianbo Liu; Liyan Cao; Xiangdong Zhu; Ye Liu; Xiaobo Wang; Zhaoyang Ji; Li Feng *; 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enters cells via two pathways: A protease-mediated one at the cell surface and another facilitated by cathepsins in the endosom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9, 294(25):9830-9843.
5. Jianfei Chen #; Manman Lu #; Tianxin Ma #; Liyan Cao; Xiangdong Zhu; Xin Zhang; Da Shi; Hongyan Shi; Jianbo Liu; Li Feng *; Detection and complete genome characteristics of Posavirus 1 from pigs in China. Virus Genes, 2018, 54(1):145-148.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