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科院-谢江辉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1-10-27 导师主页
谢江辉 研究员 硕,博士生导师
热科院
农艺与种业
果树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微生物互作
xiejianghui@itbb.org.cn

二级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农业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主任、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热带学会热带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热带果树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在New Phytologist、BMC Plant Biology等SCI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编著专著8部,获8件国家发明专利。并取得科技成果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2013年入选“广东省扬帆高层次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6年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8年入选海南省杰出人才和海南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019年入选首批海南 “南海名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20YFD1000104, 香蕉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1-01至2023-12, 340万元, 在研, 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7YFD0202105, 香蕉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 2017-01至2020-12, 777万元, 在研, 主持

(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CARS-3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经费, 2021-01至2025-12, 280万元, 在研, 主持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CARS-3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经费, 2021-01至2025-12, 150万元, 在研, 主持

(5) 农业部物种资源保护, 2014NWB047, 农业部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资源的整理、编目与安全保存, 2012-01至2014-12, 78万元, 已结题, 主持

(6) 948重点项目子项目, 2011-G13(2)-2, 境外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引进, 2011-01至2014-12, 26万元, 已结题, 主持

(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09GB23260462, 桔小实蝇综合防控技术的区域性试验与示范, 2009-06至2011-06, 5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论文:

1. Yufeng Chen, WeiWang, Dengbo Zhou, Bingyu Cai, Miaoyi Zhang, Tao Jing, Xiaoping Zang, Lu Zhang,Jianghui Xie*. Acetobacter orientalis XJC-C with a high lignocellulosicbiomass-degrading ability improves significantly composting efficiency ofbanana residues by increasing metabolic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bacterial community. 2021, 324: 124661.

2. Wei Y, Zhao Y, ZhouD, Qi D, Li K, Tang W, Chen Y, Jing T, Zang X, Xie J*, W Wang*. A newly isolated Streptomyces sp. YYS-7 with a broad-spectrumantifungal activity improves the banana plant resistance to Fusarium oxysporum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0, 11:1712.

3. Yufeng Chen, WeiWang, Dengbo Zhou, Tao Jing, Kai Li, Yankun Zhao, Wen Tang, Dengfeng Qi, MiaoyiZhang, Xiaoping Zang, Yanping Luo, Jianghui Xie. Biodegradation oflignocellulosic agricultural residues by a newly isolated Fictibacillus sp.YS-26 improving carbon metabolic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the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10 (2020) 123381

4. Zhang L, Yuan L,Staehelin C, Li Y, Ruan J, Liang Z, WangW*,Xie JH*, Huang, SZ*.The LYSIN MOTIF-CONTAINING RECEPTOR‐LIKE KINASE 1 protein of banana is requiredfor perception of pathogenic and symbiotic signals. New Phytologist,2019, 223(3): 1530-1546. (SCI,IF: 7.43)

5. Tao Jing, DengboZhou, Miaoyi Zhang, Tianyan Yun, Dengfeng Qi, Yongzan Wei, Yufeng Chen,Xiaoping Zang*, Wei Wang* and Jianghui Xie*. Newly isolated Streptomyces sp.JBS5-6 as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to control banana fusarium wilt: genomesequencing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 cluster profiles. Front. Microbiol.11:602591. doi: 10.3389/fmicb.2020.602591

著作

 “一带一路”热带国家香蕉共享品种与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主编)

专利

(1) 谢江辉; 起登凤; 周登博; 王飞; 张妙宜; 冯仁军; 王尉; 臧小平; 井涛; 陈宇丰; 一种阎氏链霉菌及其应用, 2020-04-07, 中国, ZL201711498986.X.

(2) 段雅婕 谢江辉庞振才 胡玉林 陈晶晶 胡会刚. 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复合菌剂及防治方法. 2018-11-13, 中国, ZL201511009699.9.

(3) 谢江辉; 莫亿伟; 王尉; 胡玉林; 李伟才; 张秀梅; 陈佳瑛; 一种快速筛选香蕉抗枯萎病的方法, 2013-11-06, 中国, ZL200810198426.7.

(4) 胡玉林; 谢江辉; 莫亿伟; 李伟明; 孙德权; 用于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用的香蕉育苗容器, 2011-11-23, 中国, ZL201120050171.7

获奖成果

(1)2019年“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控释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

(2)2015年“北方温室观光采摘型南方果树关键栽培技术”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三等奖(排名第3); 

(3)2015年“菠萝产期调节与品质调控的研究与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7 );

(4)2011年“荔枝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奖    一等奖(排名第1);

(5)2010年“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全国农林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7);

(6)2009年“以食物诱剂为主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排名第1);

(7)2008年“荔枝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展开更多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