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罗宗秀,男,2007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201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和茶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团队昆虫化学生态研究岗位工作,现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茶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转化与服务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树昆虫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防治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6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起草团体标准1项,参编专著4部。目前相关技术已成果转化,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601892)“灰茶尺蛾与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生态机制”,2017年—2019年,19万元,主持;
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33)“特色经济作物爆发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茶树重要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建立与示范应用”,2019年—2021年,232万元,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D0200902)“茶树主要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优化与应用技术研究”,2016年—2020年,60万元,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9YFD1002105)“茶尺蠖高效引诱剂的研发与应用”,2019年—2022年,40万元,主持;
5. 浙江省引智项目(Z20160338)“茶园主要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的优化”,2016年,2.52万元,主持;
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10212017011)“茶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其求偶化学通讯研究”,2017年,10万元,主持。
7.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2016年—2020年,323万元,骨干成员;
目前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6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4项,其中1项发明专利知识产权转让1020万元;副主编著作1部。近 5 年论文、专利情况如下:
文章:
1. Identification of a unique three-component sexpheromone produced by the tea black tussock moth, Dasychira baibarana (Lepidoptera: Erebidae: Lymantriinae) [J].PestManagement Science, 2022, 78:2607-2617. 通讯作者
2.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ex pheromone masstrapping technology for Ectropisgrisescens: a potential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trategy [J].Insects,2020, 11(1), 15. 第1作者
3. Evidence of premating isolation between two sibling moths:Ectropis grisescens and Ectropis obliqua (Lepidoptera:Geometridae)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17, 110(6): 2364-2370. 第1作者
4. Identific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odorant-bindingprotein, and chemosensory protein genes involved in Type II sex pheromonebiosynthesis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tea pest, Scopula subpunctaria [J].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20169,104650. 共1作者
5. 鳞翅目昆虫类型Ⅱ性信息素环氧二烯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制备[J]. 应用昆虫学报, 2022,59(2): 268-275. 第1作者
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J]. 茶叶科学, 2018, 38(2): 449-457. 第1作者
专利:
1. 一种灰茶尺蛾雄虫性诱剂及含该性诱剂的诱芯制备方法, ZL 201610251023.9, 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知识产权转让金额1020万元)
2. 一种灰茶尺蠖和茶毛虫通用型性信息素组合物、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2010356735.3, 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知识产权转让金额30万元)
3. 一种茶黑毒蛾性信息素组合物、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2011592555.1, 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
著作:
1. 浙江省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M]. 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21, 副主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