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柳淑芳
浏览量:655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水产科学研究院
  • 所属专业: 水产
  • 邮箱 : liusf@ysfri.ac.cn
  • 工作电话 : 186-7861623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柳淑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海所渔业资源分子生态学科带头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渔业生物学和资源分子生态学,建立了我国首个渔业生物DNA条形码凭证标本库和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平台,在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与保护、分子分类及其系统关系演化、分子生态学适应机制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科技支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和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3项,参编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次。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渔业资源分子生态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起止时间 合同经费
(万元)
主持人
硬骨鱼类骨骼肌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其适应性进化机制,420761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021-2024 58 柳淑芳
海水鱼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CARS-47-G31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2021-2025 275 柳淑芳
有毒鱼类DNA码鉴定技术,2019YFC16047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9-2022 710.16 柳淑芳
有毒鱼类DNA条形码鉴定技术 重点研发省补贴和奖励 2019-2022 52.68 柳淑芳
渔业水域生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变机制,2018YFD09008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18-2022 181 柳淑芳
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DNA条形码 农业农村部财政项目子课题 2020-2022 30 柳淑芳
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DNA条形码 科技部项目子课题 2020-2022 45 柳淑芳
水产种质资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构建,2021JC01  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 2021-2022 111 柳淑芳
渔业科学数据基础性长期性监测,20603022022024 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 2022-2023 18 柳淑芳
骨骼肌运动与能量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与进化机制,2022QNLM050101-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课题 2022-2025 375 柳淑芳
海洋鱼类种化过程、物种基因库形成及维持机制,2021QNLM050103-2-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子课题 2022-2024 95 柳淑芳


研究成果

主要业绩:

(1)潜心做好渔业科技基础性工作,构建了全国土著鱼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成我国首个渔业生物DNA条形码信息平台,保有凭证标本及其DNA条形码2587种10万余份,夯实了渔业资源研究的数据和物质基础;

(2)重要资源种类的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解析了黄渤海重要渔业对象小黄鱼和鳀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子生态学特征,阐明了半滑舌鳎、金乌贼、虾夷扇贝、毒鲉、灯笼鱼和黄带拟鲹等重要海洋生物的生态适应过程和分子演化机制,为渔业种质资源开发提供新视角;

(3)突破渔业种质资源监管技术瓶颈,研发了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分子标记技术,发展了渔业生物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和eDNA监测技术,提升了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能力。

代表性论文:

1.        Wang, L.#, Liu, S.#,Yang, Y., Meng, Z., & Zhuang, Z. Linked selection, differentialintrogression and recombination rate variation promote heterogeneous divergencein a pair of yellow croakers. Molecular Ecology, 2022, 00: 1– 16. (JCR一区, IF= 6.622 , 共同一作)

2.        Huan Wang, Meng Qu, Wei Tang, Shufang Liu*and Shaoxiong Ding*.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and Expression Localization of KeySex-Related Genes in a Socially-Controlled Hermaphroditic Clownfish, Amphiprionclarkia. Int. J. Mol. Sci., 2022, 23: 9085. (JCR一区, IF=6.208, 通讯作者)

3.       Busu Li, Huan Wang, Ang Li, Changting An, Ling Zhu, ShufangLiu*, Zhimeng Zhuang.   The Landscapeof DNA Methylation Generates Insight into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Differencesbetween Slow-Twitch and Fast-Twitch Muscle in Pseudocaranx dentex. Frontiersin marine science, 2022, 9: 916373. (JCR一区, IF=5.247, 通讯作者)

4.       Huan Wang, Busu Li, Jiefeng Li, Chen Jiang, ShufangLiu*, Zhimeng Zhuang Label-free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provides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st-twitch muscle and slow-twitch muscleof Pseudocaranx dentex.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2, 9:842172. (JCR一区, IF=5.247, 通讯作者)

5.       Busu Li, Huan Wang, Long Yang, Shufang Liu*and Zhimeng Zhuang.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seudocaranx dentex(Carangidae, Perciformes) provides insight into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aryrelationship among Carangidae family. Genes, 2021, 12:1234. (JCR二区, IF=4.096, 通讯作者)

6.       Huan Wang, Busu Li, Long Yang, Chen Jiang, TaoZhang, Shufang Liu*, Zhimeng Zhuang       Expressionprofiles and transcript properties of fast-twitch and slow-twitch muscles in adeep-sea highly migratory fish, Pseudocaranx dentex. Peer J, 2022,10: e12720. (JCR二区, IF=3.061, 通讯作者)

7.       Jinyong Zhang, Muchun He, Zilong Xiang, ChanglinLiu, Shufang Liu*, ZhiMeng Zhuang*. Signaling pathways and key genes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ovarian development of Sepia esculenta. AquacultureResearch, 2021, DOI: 10.1111/are.15322. ( JCR二区, IF=2.184, 通讯作者)

8.       Jinyong Zhang, Muchun He, Zilong Xiang, ShufangLiu*, ZhiMeng Zhuang. Transcriptome analysis for identifying possiblecauses of post-reproductive death of Sepia esculenta based on braintissue. Genes and Genomics, 2019, 41: 629-645. ( JCR四区, IF=2.164, 通讯作者)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