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岳晓凤,博士,副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主要从事油料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控制研究,重点开展黄曲霉毒素等粮油主要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产毒真菌分布、产毒力与产毒机理,以及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粮油产毒真菌识别预警与阻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参与完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稻瘟病菌二个新的转录调节子在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4部;以前三完成人研制农业行业标准3项,获授权专利6件;完成了国家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上报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为国家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参与研制出花生提质固氮耦合功能微生物菌剂,有力提升了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源头绿色控制技术水平,在鄂、鲁、豫等全国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显著降低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提升了单产水平。
所在团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团队首席李培武研究员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实验室在编人员2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员7名、副研究员8名、高级实验师1名、助理研究员7名。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名、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3名、国家高新区“光谷3551人才”4名、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湖北省杰出青年1名、农科英才领军人才4名、FAO/WHO食品添加剂与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团队专业覆盖了免疫学、分析化学、植物病理学、食品安全学、化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一支专业配套、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风险评估队伍。实验室主任李培武院士受聘为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授予国际真菌毒理学会荣誉会员、共和国勋章、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获建院60周年卓越贡献奖、建所60周年突出贡献奖、入选武汉市城市合伙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
1. 花生农药残留、生物毒素污染特征及其发生规律,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4-2027
2. 花生黄曲霉毒素绿色阻控机理研究,武汉市知识创新项目,2022-2024
3. 质量安全武昌观测实验点观测监测任务,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2024
4. 基于内酯水解酶活性的真菌毒素降解技术开发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合作项目,2022-2024
5. 西藏高原麦类作物真菌毒素污染及产毒真菌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合作项目,2019-2022
6. 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品质评价,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1-2023
7. 主要花生产区黄曲霉菌株产毒力与毒素污染分布与污染水平关联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2021-2023
8. 我国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构建,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2021
9. 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典型区毒素发生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2020
10. 小麦呕吐毒素污染发生规律及管控措施评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2019-2021
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2018-2020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花生农药残留、生物毒素污染特征及其发生规律,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4-2027
2. 花生黄曲霉毒素绿色阻控机理研究,武汉市知识创新项目,2022-2024
3. 质量安全武昌观测实验点观测监测任务,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2024
4. 基于内酯水解酶活性的真菌毒素降解技术开发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合作项目,2022-2024
5. 西藏高原麦类作物真菌毒素污染及产毒真菌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合作项目,2019-2022
6. 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品质评价,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1-2023
7. 主要花生产区黄曲霉菌株产毒力与毒素污染分布与污染水平关联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2021-2023
8. 我国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构建,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2021
9. 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典型区毒素发生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2020
10. 小麦呕吐毒素污染发生规律及管控措施评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2019-2021
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2018-2020
1. Jiayun Fu, Xiaofeng Yue, Qi Zhang , Peiwu Li, Early warning technologies for mycotoxins in grains and oilseeds: A review,,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24
2. Qi Guo, Xiaofeng Yue,Xin Qi, et al.A study of the pesticide residues in rapeseeds in China: Levels,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4
3. Xiaofeng Yue; Xianfeng Ren; Jiayun Fu, 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aflatoxin degradation by a novel strain of Trichoderma reesei CGMCC3.5218,Frontiers in Microbilogy, 2022
4. 一株不产毒的黄曲霉SX0104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第1完成人
5. 一种促进豆科作物增加根瘤数量与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中国发明专利,第2完成人
6. 一步式高效筛选黄曲霉毒素防控菌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第2完成人
7. 黄曲霉生防菌活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2018年,第2完成人
8. 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预防和减控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2017年,第2完成人
9. 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21年,第5完成人
10. 稻瘟病菌二个新的转录调节子在形态分化和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2012年,第3完成人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