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李迎春
浏览量:683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发所
  • 所属专业: 大气科学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育背景:

1999-2006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获得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士学位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农业水资源利用博士学位。

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2008年,赴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学习交流三个月。

研究领域:

定量核算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解析不同农产品的碳减排贡献及其低碳技术措施,提出双碳目标下碳中和农产品的实现路径,综合评估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适应能力和减排潜力的协同效应;开展基于作物品质与产量提高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研发,尝试通过施肥、灌溉、耕作、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农田管理措施调整,达到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气候资源与气候变化,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基金:北方农田土壤固碳减排能力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41105115),2012-2014

2、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作物体系氮素转化和利用的影响研究,2014-2016

3、乐施会项目:陕西贫困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潜力研究

4、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损失分析,2010

5、国际农发基金会项目:中国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识别与政策建议,2019-2021

6、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华北平原高产集约化农田N2O减排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2013-2016

7、十二五973专题:华北区农业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能力研究,2012-2016

8、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褐土区露地菜地氮磷淋溶机制及阻控措施,2015-2020

9、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品质的时空演变特征,2019-2024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化下我国粮食产量增速放缓的驱动机制及适应潜力研究(41471074),2015/01-201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菜地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机制(31272249),2013/01-2016/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麦玉轮作体复种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及适应技术集成研究(41171093),2012/01-2015/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物CO2肥效作用和水肥条件相互关系研究(31171452),2012/01-2015/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菜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其硝化反硝化机制研究(31071865),2011/01-2013/12

6、FAO国际合作项目:茶叶碳足迹核算和碳中和茶叶生产,2017-2019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北方农田土壤固碳减排能力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41105115),2012-2014

2、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作物体系氮素转化和利用的影响研究,2014-2016

3、乐施会项目:陕西贫困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潜力研究

4、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损失分析,2010

5、国际农发基金会项目:中国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识别与政策建议,2019-2021

6、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华北平原高产集约化农田N2O减排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2013-2016

7、十二五973专题:华北区农业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能力研究,2012-2016

8、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褐土区露地菜地氮磷淋溶机制及阻控措施,2015-2020

9、十三五重点研发子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品质的时空演变特征,2019-2024


研究成果

1.Ma Mingming,Li Yingchun*, Xue Cheng, et al. 2021. Current situation and key parameters forimproving wheat quality in China.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2: 1-9

2. Li Yingchun, Xiong Wei, Hu Wei, et al. 2015.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China’s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 multi-indicatorapproach. Climatic Change,128:355–366

3. Li Yingchun, Huang Huanping, Ju Hui, et al. 2015. Assessingvulnerabil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potential drought for winter-wheat underthe RCP 8.5 scenario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Environment, 209:125–131

4.Liu Yanan, Li Yingchun*, Peng Zheng-ping, et al. 2015. Effects of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Wheat Yields and N2OEmissions from Wheat Fields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14(6): 1184–1191

5. Li Yingchun, Lin Erda *, Han Xue, et al. 2015. Effects ofelevate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on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nd nitrogendynamics in a winter-wheat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ern China. Mitigation and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 (7):1027-1040

6.Li Yingchun, Lin Erda*, Winiwarter Wilfried. 2010. Modeling currentand future N2O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effect of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Environmental Sciences,7(S1):301–308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