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金芜军
浏览量:1227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生物所
  • 所属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邮箱 : jinwujun@caas.cn
  • 工作电话 : 010-8210985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金芜军: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农业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以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为研究对象,解析重要转化体外源DNA插入整合结构和全长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转化事件纯合、杂合状态鉴定方法等,支撑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监管。近年研究兴趣聚焦于多组学技术在生物技术产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探索生物技术产品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不同层面的独特分子特征及其与安全性的关系。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转基因生物安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6项,农业部政府购买服务2


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以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为研究对象,解析重要转化体外源DNA插入整合结构和全长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转化事件纯合、杂合状态鉴定方法等。分子特征研究细化了外源基因整合的关键指标和分析方法,获得了国内外20余个重要转化体的分子数据,进一步提高了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转基因生物精准检测技术研究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方法和标准。近年研究兴趣聚焦于多组学技术在生物技术产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探索生物技术产品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不同层面的独特分子特征及其与安全性的关系,为抗旱耐盐碱等新性状及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产品提供了新的风险识别和评价途径。担任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负责建设并运行部级转基因检测中心,完成了农业部委托的转基因成分调查、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品种区试样品转基因检测份样品的抽样和检测任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基因监管及社会委托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服务。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 7篇。

1. An N, LiK, Zhang YK, Wen TT, Liu WX, Liu G, Li L, JinWJ. A multiplex and regenerabl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R-SPR)biosensor for DNA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Talanta. 2021Aug. 15 (online)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1.122361

2. Liu WX, Chen H, Li L, Dong M, Zhang Z, Wan YS,Jin WJ.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seeds of transgenic rice li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nongenetically modifiedisogenic variety. JSFA. 2020 Sep. 9 (online) DOI 10.1002/jsfa.10802.

3. Liu WX,Li L, Zhang Z, Dong M, Jin WJ.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maize seeds. JFCA. 2020 Jun. 9 (online)https://doi.org/10.1016/j.jfca.2020.103564.

4. Liu WX,Liu XR, Liu C, Zhang Z, Jin WJ.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sandwich ELISA to detectVip3Aa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Biotechnol Lett. 2020 Mar. 5,https://doi.org/10.1007/s10529-020-02854-9.

5. Liu WX,Zhang Z, Liu XR, Jin WJ. iTRAQ-based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two transgenic soybean lines and thecorresponding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isogenic variety. JB. 2020, 167(1):67-78.

6. Liu WX,Xu WT, Li L, Dong M, Wan YS, He XY, Huang KL, Jin WJ.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tissue proteomic analysis of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 in non-transgenic and transgenicsoybean seeds. Scientific Rep. 2018 8:17681 |DOI:10.1038/s41598-018-35996-y.

7. Liang Li, Mei Dong, Na An, Lixia Liang, Yusong Wan, WujunJin. A NovelReference Plasmid for the Qualitative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inFood and Feed.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 Article ID 948297.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