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7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6年1月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学博士学位;
2012年至2013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病毒学中心访问学者;
2014年晋升为研究员,2015年1月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首席。
研究领域:围绕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开展病原学、免疫学与防控技术产品的研究。研究方向聚焦动物抗病毒获得性免疫应答机理,以中和抗体应答为主线,揭示B细胞、T细胞、免疫记忆细胞在高亲合力抗体应答中的作用机制;从病原角度,研究抗原构效关系,建立了单个B细胞抗体与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系统鉴定病毒抗原结构与变异规律,指导疫苗与新型诊断检测技术研究;研究病毒感染抑制或拮抗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探索新型的抗病毒免疫策略。
主要研究成果:参与建立了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技术体系,获得一类新兽药证书1项(第5),二类新兽药证书2项(第3,5),三类新兽药证书3项(第1,4,5),累计成果转化收入超过8000万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5),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创新奖1项(第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os Pathogens,J Virol、Front Immunol、J Clin Microbio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累计指导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人。
宿主抗病毒感染与免疫生物学创新团队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从宿主动物的角度,开展猪、牛抗病毒获得性免疫应答特点的比较研究;(2)从病原角度,解析病毒抗原结构,确定免疫优势位点,阐明病毒的抗原构效关系;(3)开展病毒感染与调控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以上述基础研究成果,指导产品创新,服务行业与产业发展。
目前团队建立了口蹄疫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平台,建立了猪与牛单个B细胞抗体研制技术平台;与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抗原与抗体复合物结构解析,相关合作研究成果已在Plos Pathogens、J Virol等期刊发文。团队未来发展将继续以获得性免疫机制研究为重点方向,应用单细胞分析技术、计算生物学等新技术研究动物抗病毒免疫学问题。
联系方式:卢曾军,E-mail: luzengjun@caas.cn,电话:18709315055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经费:2015-2021,1696万元,主持人;
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 种畜场口蹄疫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2016-2020, 2200/80万元, 骨干(子任务负责人);
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产品的合作创制与应用研究,2017-2021,450/83万元,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2873):口蹄疫病毒广谱非中和抗体识别的抗原结构及其对中和抗体应答的影响,58万元,2021.01–2024.12,参加。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建立了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产品与技术体系,相关研究获得一类新兽药证书1项(第4),二类新兽药证书2项(第3,5),三类新兽药证书3项(第1,4,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累计成果转化创收超过8000万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5),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创新奖1项(第5);近五年以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包括Plos Pathogens 1篇,J Virol 3篇,Front Immunol 1篇,J Clin Microbiol 1篇。
FMDV O型牛源广谱中和抗体识别VP2蛋白抗原表位的足迹图
(Li Kun et al, 2021, J Virol封面文章)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