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蒙学莲(1975—),农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预防兽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31300142),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小反刍兽疫诊断试剂的开发与应用”(2013-4-40) 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先后参加完成了“863”计划、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等科研项目,主要承担小反刍兽疫诊断试剂的研究。目前主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发与再现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牛羊重要疫病诊断与检测新技术研究”,承担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与免疫和诊断试剂方面的研究。2008年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四;2012年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2017年11月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排名第十。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篇, SCI收录论文6篇;参编和参译著作3部。
主要以小反刍兽疫病毒、羊痘病毒、羊口疮病毒等病毒为模式病原,研究其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博弈机制,揭示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引起的免疫应答机制;创制一系列以新型疫苗和诊断方法为主的防控技术及产品,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撑。目前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草食动物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
(1)病毒致病的细胞调控机制;
(2)草食动物重要病毒流行及变异规律研究。
2.重要草食动物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1)细胞抗病毒相关蛋白对病毒感染的影响;
(2)靶向抑制重要草食动物病毒复制的活性分子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3.重要草食动物病毒防控新技术研究
开展基于痘病毒载体的羊新型联苗和羊口疮疫苗的研制,建立基于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新型疫苗研究与应用平台,研发基于该技术的小反刍兽疫等新型疫苗,并研发多种快速、准确检测草食草食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新技术。
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发与再现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和“重大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新产品的合作创制与应用研究”等20余项科研项目。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年来主持和作为骨干参加的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小反刍兽疫病毒与受体介导细胞膜融合的分子机制(31300142,2014.01-2016.12),23万元,主持,结题;
(2)兰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小反刍兽疫诊断试剂的开发与应用(2013-4-40,2013.11-2016.11),10万元,主持,结题;
(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与免疫调控机制研究(2016YFD0500108,2016.07-2020.12),745万元,骨干,结题;
(4)“十三五”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重大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新产品的合作创制与应用研究(2016YFE0204100,2017.09-2020.08),403万元,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山羊痘病毒D5蛋白在病毒脱壳过程中的功能研究(31502096,2016.01-2018.12),18万元,骨干,结题。
代表性论文:
(1)Meng XL, Zhu XL, Alfred N, ZhangZD*. Ide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 residue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between peste-des-petits-ruminants virus hemagglutinin protein and cellularreceptors.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20, 101(3):242-251.
(2)Zhao L, Du M, Liu X, Zhang Z, Zhang Z, Meng X*, Li Y*. Interaction with the Receptor SLAM and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Hemagglutinin.DNA Cell Biology. 2020, 39(6):992-999.
(3)Meng X*, Deng R, Zhu X, Zhang Z. Quantitativeinvestigation of the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Hemagglutinin and fusionproteins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 virus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Virology Journal. 2018, 15(1):21.
(4)Meng X, Dou Y, Zhu X, Luo X, Cai X*.Interaction between Hemagglutinin Protein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and 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Sinica. 2015, 46(sup):90-94.
(5)Meng X, Dou Y, Cai X*.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PPRV infection in Vero cells. Virologica Sinica. 2014, 29(5):311-313.
(6)Meng X, Guo A, Gong W, Jia W, Luo X, Zhai J, Dou Y, CaiX*.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of Interleukin-12 receptor β2 chain in sheep. Gene. 2012, 499(1): 124-9.
(7)Xuelian Meng, Yongxi Dou, JunjunZhai, Xiaoni Shi, Fengchao Yan, Hairui Zhang, Xuenong Luo and Xuepeng Cai*. Tissue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Quantitation of Experimental Infection with Peste DesPetits Ruminant Virus in Goats Using Real-Time PCR (TaqMan®). Journal of Animal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2, 11: 3011-3018.
(8)Meng X, Dou Y, Zhai J, Zhang H, Yan F, Shi X, Luo X, LiH, Cai X*.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of signaling lymphocyteactivation molecule receptor to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 virus in goats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Journal of Molecular Histology. 2011, 42(5):467-72.
(9)邓瑞雪,蒙学莲*,朱学亮,才学鹏,窦永喜,张志东.小反刍兽疫病毒H 和F 蛋白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微生物学报. 2018, 58(8):1475-1482.
(11)蒙学莲,窦永喜,朱学亮,骆学农,才学鹏*.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与受体蛋白SLAM的相互作用.畜牧兽医学报. 2014, 45(3):426-433.
(12)Yang Y, Qin X, Meng X, Zhu X, Zhang X, Li Y, Zhang Z*. MicroRNAExpression Profile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Sheep Vaccinated withNigeria 75/1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Viruses. 2019, 5:11(11):1025.
(13)吴锦艳,田宏,蒙学莲,惠小婷,王耀杰,关玉华,尚佑军*,刘永生,张志东.慢病毒介导稳定表达增强小反刍兽疫病毒复制的山羊Vero/SLAM细胞系的建立.畜牧兽医学报. 2019, 50(1):218-226.
授权专利:
(1)抗羊IgMμ链单克隆抗体、分泌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用途,ZL201610136665.4,第一发明人。
(2)一种小反刍兽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肽及其确定、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710502539.0,第四发明人。
(3)一种小反刍兽疫病毒HN蛋白抗原表位肽H362及其确定、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1710500780.X,第四发明人。
(4)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的竞争ELISA试剂盒及制备与检测方法,ZL201210278970.9,第三发明人。
(5)一种猪口蹄疫疫苗用的复合分子佐剂及其制造方法,ZL201010297461.1,第五发明人。
(6)一种CpG DNA新型佐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含有该佐剂的疫苗,ZL200510009137.4,第三发明人。
(7)一种猪疫苗使用的pIFN-γ基因佐剂及制备方法,ZL200510119720.0,第四发明人。
获奖成果:
(1) 小反刍兽疫防控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应用(KJ2017-R1-021-10),2017年11月,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第十完成人。
(2)猪用新型分子免疫佐剂的创制与应用开发,2014年02月,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J2-044-R5),第五完成人。
(3) 猪用新型分子免疫佐剂的创制与应用开发,2012年10月,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1-3-2),第二完成人。
(4)猪细胞因子家族等重要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开发,2008年04月,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J3-125-R4),第四完成人。
(5)猪细胞因子家族等重要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开发,2008年01月,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1-6-4),第四完成人。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