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胡志全,男,1972年8月出生,九三学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创新团队首席,九三学社中央农林专门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农林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海淀区农林委员会委员。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1997年7月至1998年9月,内蒙古农科院,研究实习员;2001年7月至2004年5月,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助理研究员;2004年5月至今,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安全、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主持完成及在研科技部软科学重大项目、948项目等50多项。在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文章4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其中第一作者或者独著三部。
公示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考核体系——《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框架、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主持课题:
(1)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
(2)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项目,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
(3)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的“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KAP调查和知识管理战略制定咨询服务,12.8万,2021年5月至2025年12月。
(4)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的“中减少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威胁的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和防控相关利益方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与评估,25.2万,2021年5月至2025年12月。
(5)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研究,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6)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监测与评价, 世界银行, 2016年3月到2020年6月
(7)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框架体系研究,工程院子课题,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
(8)农业现代化推进路径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 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
(9)“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与重点农产品国际合作战略研究, 工程院院士咨询课题, 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
(10)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以及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948, 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
(11)亚太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讨会, 财政部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 2016年10月到2017年12月
(12)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国家软科学计划, 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
(13)基于“四化”同步视角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监测评价指数研究, 农业部“十三五”重点课题, 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
主要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
(1)胡志全、辛岭、李超,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危”与“机”,高管信息,2020年3月27日,新华社。
(2)胡志全、辛岭、杨敬华、李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对我国粮食和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农民日报,2020年4月5日。
(3)邸菲,胡志全*.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6):46-56
(4)李治,王东阳,胡志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20(03):93-101
(5)李治,王一杰,胡志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111-120.
(6)关昕,胡志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科研单位“走出去”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05):120-126
(7)李治,胡志全*.基于Shapley值法的奶牛产业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01):77-83
(8)王一杰,管大海,王全辉,李成玉,刘灏,辛岭,胡志全*.气候智慧型农业在我国的实践探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43-50.
(9)王一杰,辛岭,胡志全*,安晓宁.我国小麦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5):36-45
(10)郭晓燕,胡志全*,程广燕,刘正瑶.农村劳动力与粮食生产——基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调研[J].农业经济,2011(04):64-65.
(11)胡志全,程广燕,张昶.大豆自然风险分析及评价指标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02):41-44.
(12)SayedAlim Samim, Zhiquan Hu *, Wen Yu, Sayed Younus Amini and Moataz Eliw,Assessmentof Cereal Self-sufficiency and Food Balance Projection in Afghanistan,Asia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Economics &Sociology,2021,39(3):38-51
(13)Samim,Sayed A., Zhiquan Hu*, Sebastian Stepien, Sayed Y. Amini, Ramin Rayee, KunyuNiu, and George Mgendi. 2021. "Food Insecurity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Farming Families in Takhar Region, Afghanistan" Sustainability 13, no. 18:10211. https://doi.org/10.3390/su131810211
代表性成果: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成果基本情况:受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委托,团队编制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评价报告(2016年),编制过程中广泛咨询专家建议,初稿后多次征求部内相关司局意见,并征求了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水利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等单位的意见。报告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等六个方面23个量化指标,对201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经测算, 2016年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得分为64分,正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其中,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浙江、安徽得分排名前六。东部地区得分为71.6分,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后期,有望总体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东北地区得分为68.9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了转型跨越阶段中期。中部地区得分为61.3分,刚刚迈入转型跨越阶段。西部地区得分为54分,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远低于其他板块,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区域。代表论文:(1)邸菲,胡志全.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6):46-56;(2)李治,王一杰,胡志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111-120.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