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陈秧分
浏览量:1627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农经所
  • 所属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 邮箱 : chenyangfen@caas.cn
  • 工作电话 : 010-8210616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陈秧分(1983-),湖南湘乡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首批院级入选者、“国际农业经济与贸易”创新团队执行首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农业经济、乡村产业经济。主持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自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课题、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等科研课题20余项,承担了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任务30余项,公开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含参编)6部,主笔撰写18份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国际农业经济、乡村产业经济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进口依赖型农产品的全球供应链治理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大豆为例,2021-2024年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模式优化研究,2019-2022年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农户生计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机理与管控途径研究,2015-2018年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农户生计多样化的乡村空间响应及其动态适应研究,2012-2014年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子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和中亚农业合作的方式路径和策略之中国与中亚农业投资评估与布局优化研究,2020-2024年

[6]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研究课题,推进农业农村新基建问题研究,2020-2021年

[7]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8年

[8]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委托任务,“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探索,2020年

[9]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引导计划前沿探索专项,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农业投资演变规律研究,2017-2019年

[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与机制研究,2011-2012年


研究成果

[1]  陈秧分, 王介勇. 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研判与战略选择[J].自然资源学报,2021(06).

[2] 陈秧分,钱静斐. “十四五”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形势、问题与对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49-56+175-176.

[3] 卢昱嘉,陈秧分*. 美国对外农业投资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兼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03):654-667.

[4] 王丽娟,陈秧分*,文长存. 农业农村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20(03):25-27.

[5] 赵捷,姜小鱼,陈秧分*. “一带一路”农业投资风险评估及其对农业“走出去”的启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4):599-607.

[6] 陈秧分,王国刚. 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脉络与政策思考[J]. 经济地理,2020,40(09):145-151.

[7] JiangX., Chen Y*. The potential of absorbing foreign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toimprove food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Sustainability 2020, 12,2481

[8] 陈秧分,刘玉,李裕瑞. 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J]. 地理研究,2019,38(03):632-642.

[9] 杨忍,文琦,王成,杜国明,李伯华,曲衍波,李红波,许家伟,贺艳华,马利邦,李智,乔陆印,曹智,戈大专,屠爽爽,陈秧分*.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4):890-910.

[10]陈秧分,姜小鱼,李先德. OECD乡村政策及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迪[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3):64-70.

[11]卢昱嘉,陈秧分*.,韩一军. 全球大豆贸易网络演化特征与政策启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4):674-682.

[12]陈秧分,刘玉,王国刚. 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9):1403-1411.

[13] Jiang XY, Chen YF*. Can China’sAgricultural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chieve a Win-Win Goal?—Enlightenmentfrom the Literature[J]. Sustainability, 2019 , 11(1), 41.

[14] Chen YF, Li XD, Liu Y. IncreasingChina's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from major agrar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8,9(6):575-584.

[15]刘玉,陈秧分*.,高秉博,王国刚. 2003~2014年中国种植业产值增长及贡献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2018,38(01):143-150.

[16]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18(01):20-26.

[17]姜小鱼,陈秧分*..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世界农业,2018(04):4-9+16.

[18]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 理论参考,2018(04):59-62.(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全文收录)

[19]陈秧分,黄修杰,王丽娟. 多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与评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6):201-209.

[20]姜小鱼,陈秧分*.,王丽娟.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6年土地矩阵网络数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9):46-53.

[21]Chen YF, Li XD, Wang LJ, et al. IsChina different from other investors in global land acquisition? Someobservations from existing deals in China’s Going Global Strategy[J], Land UsePolicy, 2017.

[22]刘玉*.,郑艳东,陈秧分. 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3(01):101-110.

[23]赵立军,陈秧分*.,李先德.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海外农业投资关注与政策启示[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1):7-11+30.

[24]陈秧分,李先德. 化解海外农业投资的国际舆论困境[J]. 中国发展观察,2017(08):46-47+52.

[25]郭艳军,陈秧分*..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17,33(05):19-22.

[26]王国刚,刘合光,钱静斐,陈秧分*.,朱宁.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变迁及其影响效应[J]. 地理研究,2017,36(06):1081-1090.

[27]陈秧分,李先德. 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01):43-49.

[28]陈秧分,王国刚,王丽娟. 农户生产决策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机制[J]. 经济地理,2016,36(07):139-145.

[29]陈秧分,何琼峰. 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问题探索,2016(10):113-120.

[30]陈秧分,李先德. 粮食连年增产背景下我国三大主粮的成本变化与差异分解[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05):500-506.(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全文收录)

[31]陈秧分,钟钰,刘玉,王国刚. 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状与政策启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06):690-695.

[32]陈秧分,孙炜琳,薛桂霞. 粮食适度经营规模的文献评述与理论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05):8-15.

[33]陈秧分,李先德,王士海,赵立军. 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影响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8):35-41+110-111.(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全文收录)

[34]陈秧分,李先德.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0):1-10.

[35]陈秧分.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需求与优化途径——基于近年统计数据与文献资料的思考[J]. 广东土地科学,2013,12(03):37-43.

[36]陈秧分.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影响文献综述与政策启示[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85-188.

[37] Chen YF, Wang JY, Liu YS, et al.Regional suitability for settling rural migrants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 23(06):1136-1152

[38]陈秧分,刘彦随,杨忍.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J]. 地理学报,2012,67(03):420-427.

[39]陈秧分,刘彦随. 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08):93-96.

[40] Liu YS, Chen YF*, Long HL. Regionaldiversity of peasant household response to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sedon field surve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 ,21(05):869-881.

[41] Chen YF, Liu YS. Rural developmentevalu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erritorial function. Journal of Northeast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18(1):67-74.

[42] 陈秧分,刘彦随,王介勇. 东部沿海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租赁行为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03):368-375.(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全文收录)

[43] 陈秧分,刘彦随,李裕瑞. 基于农户生产决策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算[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04):4-8+31.

[44] Chen YF, Liu YS, Xu KS, 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ypical ruralareas of Eastern China:A case study of Yucheng City,Shandong Province[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

[45] 陈秧分,刘彦随,翟荣新. 基于农户调查的东部沿海地区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09,31(07):1102-1108.

[46] 陈秧分,刘彦随,龙花楼. 中国东部沿海县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其成因[J]. 经济地理,2009,29(07):1154-1159.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