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陈亮,男,1967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87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专技三级)、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期间,先后到日本、美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家做高级访问学者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多年来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其标准制订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国际标准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第6完成人,2006;第7完成人,2009;第5完成人,2010)、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6完成人,2019)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1完成人,2011;第9完成人,2013)等成果。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重点资助人员,先后获全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个人、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二次获韩国农村振兴厅(RDA)“荣誉科学家”(Honorary Scientist and Advisor)等荣誉称号。
第一完成人培育‘中茶111’‘中茶112’‘中茶125’‘中茶147’‘庐云3号’等5个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国家级茶树新品种,‘中茶125’‘径山2号’等20多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主持制订茶树资源育种有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主编出版《Global Tea Breeding: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等学术专著3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担任JCR Q1 (园艺学TOP1)Horticulture Research副主编,Beverage Plant Research执行主编,Turk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JCR Q2区)编委。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0多名。
E-mail: liangchen@tricaas.com; chenliang@caas.cn
WeChat: teafarmer
茶树种质资源是开展种质创新、育种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茶叶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4年,茶树种质资源团队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团队进入院创新工程。陈亮研究员为团队首席,团队共有成员12人,其中固定科研人员7人(博士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人),在站博士后1人,科研助理4人;此外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生12名。人员构成中,拥有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韩国农村振兴厅(RDA)“荣誉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及高级职称的人员6人。
团队围绕“四个面向”的总体要求和“两个一流”的建设目标,聚焦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和高效利用研究的关键问题,在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茶树新种质创制与利用和茶树优异基因发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几年来,主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课题10多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共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 Horticul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等SCI论文50多篇;到2020年底,培育了中茶111、中茶112、中茶125、中茶147、东茗1号和庐云3号等国家级茶树新品种6个,中茶125、中茶211、中黄3号等近30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主持制订茶树资源育种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件;主编出版《Global Tea Breeding: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等学术专著3本;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0多名。
本团队承担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的建设和运行工作,该圃是全球保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平台,共收集保存了我国20个省(市区)及印度、日本、肯尼亚、韩国等9个国家的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遗传材料和近缘植物等各类种质资源共计2300多份,稀有、珍稀和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约占20%,保存资源包含了山茶属茶组植物所有种与变种。此外,团队还负责承担农业农村部茶树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任务、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茶树品种样品保存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近期农业行业标准《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 茶树》《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 茶树》等先后发布实施,为全国茶树新品种保护与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019)-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岗位科学家(2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1-TRICAAS)--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631):茶氨酸主效QTL精细定位及有利基因发掘鉴定(2021-2024)
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项目
国家科技部茶树种质资源平台项目
与地方政府、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等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目前主持项目: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019)-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岗位科学家(2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1-TRICAAS)--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631):茶氨酸主效QTL精细定位及有利基因发掘鉴定(2021-2024)
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A200592):高茶氨酸茶树资源优异基因挖掘及其富集机理研究(2020-2023)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