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马立锋
浏览量:455   转发量:14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茶叶所
  • 所属专业: 茶学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邮箱 : malf@tricaas.com
  • 工作电话 : 0571-8527060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马立锋,博士,研究员,浙江省“151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茶树养分管理与茶园施肥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著)47件,如: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茶树防冻剂及其制备方法 (ZL 2013 1 0649273.4)”、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淳安县茶园土壤与施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2016SR406033)”、 实用新型专用“一种高效茶树控释氮肥 (ZL 2015 2 0653746.2)”等;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如:Nitrogen absorption byfield-grown tea plants (Camellia sinensis) in winter dormancy and utilizationin spring shoots. Plant and Soil,2019,442:127-140;主(参)编写学术著作11部,如:《农业农村长期因子观测数据集土壤质量卷(2006-2020年)·西湖站》、《浙江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等;参与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6项:《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8-2015)》、《老茶园改造技术规范(NY/T 3538-2020)》等;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农业行业专项课题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茶园栽培生理与生态,肥料加工与高效利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基金“我国主要茶区土壤氮循环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其微生物(32172634)”(2022.1-2025.12)

2. 主持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典型茶园生态系统土壤质量长期监测(1610212022008)”(2022.1-2025.12)

3. 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专项“西湖地区茶园红壤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集(Y2022LM26)”(2022.1-2022.12)

4.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河南茶区高效施肥技术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2021YFD1601103)”(2021.12-2026.11)

5. 主持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茶园土壤培育技术与示范(2021SNLF032)”(2021.1-2022.12)

6.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浙江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D0200904)”(2016.1-2021.6)

7. 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课题“茶园综合作业机械与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1303012)”(2013.1-2017.12)

8. 主持浙江省基金“基于15N同位素的茶树休眠期与生长期对氮素吸收利用差异(LY13C150002)”(2013.1-2015.12)

9. 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增量项目“基于15N稳定同位素的茶园土壤氮素的迁移、淋溶损失研究(2013ZL023)”(2013.1-2013.12)

10. 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课题“绿茶养分最佳调控管理集成技术(200803030)”(2008.1-2010.12)

11. 主持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长期施无机氮对茶叶产量、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状及生物群落的影响(1610212019003)”(2019.1-2021.12)


研究成果

1.专利标准

(1)一种茶树防冻剂及其制备方法 (ZL 2013 1 0649273.4), 2013年12月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

(2)淳安县茶园土壤与施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2016SR406033),2016年12月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第1名

(3)行业标准《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8-2015,第3/6名

(4)行业标准《老茶园改造技术规范》,NY/T 3538-2020,第4/8名

(5)团体标准《浙江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T CTSS 11-2020,第1名

2. 标志性论文

(1)Heavy nitrogen application increases soil nitrification through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rather than archaea in acidic tea (Camellia sinensisL.) plantation soi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717 (2020) 137248. 通讯作者;(IF6.551,JCR分区Q1,前25%)

(2)Nitrogen absorption by field-grown tea plants (Camellia sinensis) in winterdormancy and utilization in spring shoots. Plant and Soil,2019,442:127-140,第1作者;(IF 3.299,JCR分区Q1,前25%)

(3)Long-term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directly affects soil fungi communitystructure by changing soil and pruned litter in a subtropical tea (Camelliasinensis L.) plantation in China. Plant and Soil,2019, 444:409-426,并列第1作者;(IF3.299,JCR分区Q1,前25%)

(4)Effects of long-term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soil acidification and solutionchemistry of a tea plantation in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18,252:74-82,通讯作者。( IF 4.241, JCR分区Q1,前1%)

3. 著作

(1)农业农村长期因子观测数据集土壤质量卷(2006-2020年)·西湖站,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11月,主著.

(2)浙江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5月,主著

(3)名优茶机采园建设及树冠培育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9月,主著

(4)茶叶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9月,副主著

4. 获奖

(1)夏秋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12月,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第4/10名

(2)茶树钾镁营养特性与养分管理技术,2008年4月,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4/9名;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一等奖(2007年5月)

(3)优质高效茶树系列专用肥的研制与应用,2001年12月,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7名;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二等奖(2001年6月)

(4)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2006年9月,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13名;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一等奖(2003年5月)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