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郭会君
浏览量:661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作物科学所
  • 所属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 邮箱 : guohuijun@caas.cn
  • 工作电话 : 010-82108575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2002年7月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2011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作物诱变突变新技术研究与突变材料创制。现任《核农学报》副主编,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北京核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原子能技术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建立了多样化农作物地面模拟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优化了小麦高通量突变体定向筛选TILLING技术平台,鉴定小麦淀粉合成关键基因新等位变异200余个,在此基础上对TaSSIVTaAGP.L等基因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创制以小麦主栽品种京411为背景的全生育期大容量呈梯度表型突变体库和单碱基变异突变体库,库容5000余份,合作育成小麦突变新品种8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植物新品种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021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授予“植物诱变育种女性成就奖”,获2014年FAO/IAEA“植物突变育种成就奖”(团队奖)、2021年“卓越成就奖”(团队奖)。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01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前身是原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植物辐射遗传育种研究室(1957-2003),2003年2月随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改革整体合并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空间环境、原子能辐射等诱发作物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开发诱变新技术与新方法,筛选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突变新基因,创制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突变新种质、新材料,培育优良新品种,为作物育种技术进步和小麦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2003年以来,牵头建立了全国核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协作网、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网、国际原子能机构RCA植物育种协作网;组织发射了“实践八号”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开发出地面模拟空间诱变新途径及小麦离体诱变单细胞系统育种技术。育成及合作审定了H6756、航麦96、航麦901、航麦247、鲁原502等小麦及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新品种20余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国际奖3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新品种保护权3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硕博研究生60名。通过举办国际培训班和接受进修来访,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植物诱变育种技术人员100多人次,引领和推动诱变技术育种应用。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麦淀粉合成酶基因TaSSIV新等位变异挖掘及其在淀粉合成中的遗传作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2.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要农作物诱变共性技术开发”,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

3. 主持IAEA合同项目“小麦抗病新等位变异挖掘和突变种质鉴定”,2018年8月至2023年9月;

4. 主持IAEA/TC项目“作物突变种质快速利用与高效育种”,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

5. 主持IAEA/RCA项目“快速诱变育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


研究成果

一、部分研究论文

 1.   Irshad, 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 in TaSBEIII and Development of KASP Marker Associated With GrainWeight in Wheat.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1. 12: p. 697294.

2.   Guo,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Rice BlastLoss-of-Function Mutant Alleles in the Wheat Genome as a New Strategy for WheatBlast Resistance Breeding.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1. 12.

3.   Xiong, H., et al.,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wocommon wheat varieties induced by 7Li-ion beam irradiation reveals mutationhotspot regions and associated pathways.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20. 170: p. 108650.

4.  Irshad, A., etal., TILLING in Cereal Crops for AlleleExpansion and Mutation Detection by Using Moder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Agronomy, 2020. 10: p. 405.

5.   Xiong, H., et al.,A combined association mapping and t-testanalysis of SNP 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involving in resistance to lownitrogen traits by a wheat mutant population. PLoS One, 2019. 14(1): p. e0211492.

6.  Irshad, et al., EcoTILLING Reveals Natural AllelicVariations in Starch Synthesis Key Gene TaSSIV and Its Haplotypes Associatedwith Higher Thousand Grain Weight. Genes, 2019. 10(4): p. 307.

7.   Guo, H., et al., Functional mutation allele mining of plantarchitecture and yield-related agronomic trait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effects in wheat. BMC Genetics, 2019. 20(1):p. 102.

8.   Xiong, H., et al.,Enhancement of dwarf wheat germplasm withhigh-yield potential derived from induced mutagenesis. Plant GeneticResources, 2018. 16(1): p. 74-81.

9.  Guo, 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Efficient MutationResource with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Hexaploid Winter Wheat and Identificationof Novel Alleles in the TaAGP.L-B1 Gene.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8: p. 1404.

10.  Guo, H., et al., Novel mutant alleles of the starch synthesisgene TaSSIVb-D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starch granule number per chloroplastin wheat. BMC Genomics, 2017. 18(1):p. 358.

二、育成小麦新品种

1.   小麦新品种:航麦247,国家审定,国审麦2016029;

2.   小麦新品种:航麦2566,国家审定,国审麦20180069;

3. 小麦新品种:航麦802,河北省审定,冀审麦20210005;

4. 小麦新品种:航麦3290,北京市审定,京审麦20210003;

5. 小麦新品种:航麦287,陕西省审定,陕审麦2018014号;

6. 小麦新品种:航麦501,北京市审定,京审麦20180003;

7. 小麦新品种:航麦901,北京市审定,京审麦2012002;

8. 小麦新品种:航麦96,国家审定,国审麦2007026。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