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武婷婷,副研究员,博士,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分子育种科研团队。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习;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硕士学习;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在美国奥本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美国奥本大学概率与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7月正式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分子育种科研团队,2019年1月聘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光温适应性遗传规律研究和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培育工作,开展大豆光温反应相关性状的表型鉴定、品种适应性评价、相关位点挖掘及基因与光温环境互作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任务等项目,总经费1200.64万元。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豆育种材料目标性状的鉴定及网络化测试”,2017年7月-2020年12月,经费26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感温性的比较研究及感温性位点挖掘”,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费20万元;
3.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转基因大豆品种多点鉴定测试及DNA指纹检测和种子样品保存” (任务),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147.53万元;
4. 转基因作物多点鉴定与综合评价(调增)“黄淮海夏大豆区转基因大豆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多点测试及DNA指纹检测和种子样品保存”,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144.09万元;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经费500万元;
5.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调增)“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60万元;
6. “《大豆光温敏感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制定”,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8万元;
7. 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6-2020年,经费83.02万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五年主持课题7项,总经费1200.64万元。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豆育种材料目标性状的鉴定及网络化测试”,2017年7月-2020年12月,经费26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感温性的比较研究及感温性位点挖掘”,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费20万元;
3.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转基因大豆品种多点鉴定测试及DNA指纹检测和种子样品保存” (任务),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147.53万元;
4. 转基因作物多点鉴定与综合评价(调增)“黄淮海夏大豆区转基因大豆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多点测试及DNA指纹检测和种子样品保存”,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144.09万元;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经费500万元;
5.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调增)“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60万元;
6. “《大豆光温敏感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制定”,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费8万元;
7. 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6-2020年,经费83.02万元。
1. 培育大豆新品种9个, 其中,国审1个;作为第一完成人员培育1个,第二完成人员培育3个;
2.植物新品种权获得4项(第一完成人1项),申请17项(第一完成人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3.获奖4项,省部级2项;
4.发表论文30篇,第一/共同第一12 篇,SCI11篇。
5.出版书籍6部:主编3部,参编3部。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