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高书晶
浏览量:484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草原所
  • 所属专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邮箱 : shujinggao688@163.com
  • 工作电话 : 0471-492688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高书晶,女,汉族,1978年9月出生,副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获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学位。兼任内蒙古自治区昆虫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植保学会理事,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草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6项(主持8项,参加18项);发表论文93篇,第一作者(通讯)36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鉴定科技成果2项;授权国家专利14项;出版著作9部。在我国北方草地害虫蝗虫、草地螟、蚜虫等灾变机制及绿色防控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突破了草地螟优势天敌昆虫扩繁关键技术,创制了的草地螟性诱剂、草地螟白僵菌微制剂等生防产品,为实现草地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品保障。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昆虫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昆虫生态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团队

研究方向:草原重要虫鼠病害灾变机理及防控、人工草地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任务和成果: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草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草地重大生物灾害防控的科技需求,面向草原生态和优质牧草生产中“虫鼠病害、入侵/毒害草”猖獗为害的现实问题,摸清草原有害生物及其天敌资源本底,加强灾变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研究,突破重要草地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研发绿色可持续防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草地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与防控水平,强有力支撑的草原生态恢复和牧草优质安全生产。

拥有草地天敌昆虫资源研究与应用中心、牧草病虫害试验平台、草地鼠害生态调控试验平台、有害生物标本馆等系列创新研究平台,在草地昆虫资源收集、鼠害长期监测等工作方面有30余年的工作积累,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60余项。现保存有害生物标本10万余份,建立草地有害生物资源数据库,实现了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草地害虫天敌资源的发掘和扩繁应用,完成草地重要鼠类30余年种群数量变动格局的长期监测;研制伞裙追寄蝇、茶足柄瘤蚜茧蜂、草地螟性诱剂等生防产品4个,提出草地有害生物防控实用技术10项;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项目情况

1.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2019FY100400))”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

2. 人工草地生产加工利用任务“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

3.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小车蝗几丁质合成酶 OaCHS 基因的克隆及靶向调控分析(2021MS0321)”,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种群密度胁迫下亚洲小车蝗型变的分子适应机制(1610332020008)”,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因素及激素调控对亚洲小车蝗两型分化的影响(31302028)”,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相关生理机制研究(2012MS0530)”,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草原主要蝗虫抗药性相关基因分析(1610332018008)”,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


科研项目

1.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2019FY100400))”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

2. 人工草地生产加工利用任务“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

3.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小车蝗几丁质合成酶 OaCHS 基因的克隆及靶向调控分析(2021MS0321)”,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种群密度胁迫下亚洲小车蝗型变的分子适应机制(1610332020008)”,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因素及激素调控对亚洲小车蝗两型分化的影响(31302028)”,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相关生理机制研究(2012MS0530)”,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草原主要蝗虫抗药性相关基因分析(1610332018008)”,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


研究成果

1.《内蒙古草原蝗虫迁飞能力及成灾潜力分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主著;

2.《草地害虫绿色防控研发与应用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主著;

3.《内蒙古地区常见苜蓿害虫》,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主著;

4.《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主编;

5.《生态康复草原病虫防控技术图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主编;

6. 两型亚洲小车蝗卵巢发育的分级及差异研究.植物保护,2018, 44(1):135-138,通讯作者;

7.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vnnikov (Orthoptera:acridoidea).Mitochondrial DNA Part B,2016,1:1: 770-771,通讯作者;

8.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草业科学,2016,33(7):1-8,

第一作者;

9.群居型、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植物保护,2016,42(04):89-92,第一作者;

10.种群密度对亚洲小车蝗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及飞行能耗与动态,应用昆虫学报,50(3):1055-1353,2013年,第一作者;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