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博士,2002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内蒙古农业大学草畜种质资源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
长期从事草业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牧草人工种植管理、AM菌对牧草抗旱性能影响等。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课题4项;参编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通过研究内生菌对牧草抗旱性影响,筛选获得可以有效提高苜蓿、羊草抗旱性的内生菌种,并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获得了接种AM菌对牧草抗旱影响原因;通过在华北地区开展不同水分与磷肥梯度对苜蓿生长的影响研究工作,获得不同梯度水肥对苜蓿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获得在华北地区苜蓿人工种植的最佳水肥方案等系列研究成果等。
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
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突破优质牧草生产与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瓶颈,开展牧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草田管理、牧草新品种种质资源开发及引选、两季禾本科牧草种植、豆科混播等技术,优化粮-草种植结构,组装集成苜蓿、燕麦、青贮玉米等重要牧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牧草提质增效收获、加工与利用技术,重点开发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建立优质牧草营养物质保全标准化加工技术及研制配套低损机械装备;依托草药同源特色乡土植物资源,研发功能性草畜产品,重点开发具有促生长、调肉质、增免疫功能的草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结合上游的优质牧草栽培技术、中游的草产品加工技术,构建种养加全产业链草畜一体化生产技术模式。
中心围绕牧草优质高产栽培、牧草加工贮藏与利用、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等牧草生产关键环节和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先后承担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西藏、内蒙古科技计划等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学会奖励2项,筛选出北方适宜牧草新品种6个,制定牧草种植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6项,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整体创新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先后主持:
1、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从内源激素水平分析接种AM菌对羊草抗旱性能的影响“(2019MS03003)2019年-2021年,经费10万元
2、 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城市污泥在沙化治理中对牧草种植的影响“(2012MS0427)2012+2013年,经费3万元
3、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专项”科研组织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2020年-2021年,经费20万元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AM真菌侵染对三种牧草干旱胁迫的响应”(1610332014031)、奶牛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及均衡供应(1610332012013)、玉米秆穗分离青贮技术研究(2009-Z-4)等项目。
参加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野生老芒麦盐胁迫过程中ABI5基因作用机制研究”(31802121),2019年-2021年,经费26万元
2、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研究及开发项目(2006BAD04A04)农业部“ 十一•五 ”奶业重大专项,经费600万元
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奶牛优质饲草品种选育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模式研究”,参加,经费263万元
4、关键技术攻关计划”草田轮作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障碍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2020GG0110)项目骨干,经费98万元
先后主持:
1、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从内源激素水平分析接种AM菌对羊草抗旱性能的影响“(2019MS03003)2019年-2021年,经费10万元
2、 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城市污泥在沙化治理中对牧草种植的影响“(2012MS0427)2012+2013年,经费3万元
3、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专项”科研组织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2020年-2021年,经费20万元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AM真菌侵染对三种牧草干旱胁迫的响应”(1610332014031)、奶牛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及均衡供应(1610332012013)、玉米秆穗分离青贮技术研究(2009-Z-4)等项目。
参加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野生老芒麦盐胁迫过程中ABI5基因作用机制研究”(31802121),2019年-2021年,经费26万元
2、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研究及开发项目(2006BAD04A04)农业部“ 十一•五 ”奶业重大专项,经费600万元
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奶牛优质饲草品种选育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模式研究”,参加,经费263万元
4、关键技术攻关计划”草田轮作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障碍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2020GG0110)项目骨干,经费98万元
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5项,参加编写著作
发表论文:
[1]穆怀彬,王建英,戴雅婷,白春雨.如何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1):205-206.
[2]穆怀彬,王建英,戴雅婷,白春雨.浅谈知识产权的创新价值批判——以农业领域为视角[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45+51.
[3]穆怀彬,王建英,戴雅婷,白春雨.浅析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农经,2019(16):25-26.
[4]穆怀彬,刘雅学,戴雅婷,白春雨,梁燕.新时期科技如何服务草原保护和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5):200-201.
[5]戴雅婷,田青松,穆怀彬.时间管理法在科研院所行政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50):248-249.
[6]戴雅婷,田青松,穆怀彬,夏燕.关于做好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23):160-161.
[7]德英,石凤翎,赵来喜,穆怀彬,解继红,赵海霞.老芒麦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17,39(06):106-111.
[8]孙万斌,冯刚刚,马晖玲,刘强,侯向阳,穆怀彬.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营养品质特性的比较[J].草原与草坪,2017,37(02):63-68.
[9]孙万斌,马晖玲,侯向阳,穆怀彬.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两个地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J].草业学报,2017,26(03):161-174.
[10]贾振宇,于洁,德英,武自念,穆怀彬*.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羊草抗旱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01):132-136.
[11]于洁,贾振宇,梁燕,德英,武自念,穆怀彬*.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6,38(05):13-18.
参编著作:
(1)德英,王照兰,赵来喜,徐春波,穆怀彬等。《我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
(2)高书晶,刘爱萍,韩海斌,穆怀彬等。《内蒙古草原主要蝗虫迁飞扩散能力及成灾潜力分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
(3)侯向阳,米福贵,穆怀彬等。《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4)《内蒙古大青山主要野生饲用植物资源》
(5)德英,乌吉玛,王照兰,赵来喜,穆怀彬等。《3种披碱草属牧草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6)德英,赵来喜,王育青,穆怀彬等。《岩黄耆属牧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专利:
(1) 穆怀彬, 侯向阳, 德英, 刘雅学, 解继红, 武自念, 一种土壤微生物培养装置, ZL201620993700.X
(2) 穆怀彬, 侯向阳, 德英, 刘雅学, 解继红, 武自念, 一种奶牛牛粪便收集刮除装置, ZL201620993781.3
(3) 穆怀彬, 侯向阳, 德英, 一种青贮饲料加工装置, ZL 2015 2 0383305.5
(4) 穆怀彬, 侯向阳, 德英, 一种小型有机肥用好氧发酵槽, ZL 2014 2 0732777.2
(5)穆怀彬,侯向阳,德英,戴雅婷,赵海霞,解继红.农业用灌溉装置,ZL201320465709.X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