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胡冠菁
浏览量:1451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棉花所
  • 所属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 邮箱 : huguanjing@caas.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胡冠菁博士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2013至2020年继续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生态、进化及有机生物学系Jonathan F. Wendel实验室承担博士后与助理科学家工作,专注于棉属植物的进化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迄今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20多篇,其中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ewPhytologists,Genetics,GenomeBiology and Evolution和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棉属基因遗传调控和⽹络分析的研究与综述⽂章。胡冠菁博士2020年9月加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心,其课题组同时隶属于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因组研究中心”是基因组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于2018年共建的联合研究中心,兼具基因组所在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中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分子育种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棉花所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胡冠菁团队主要从事植物进化遗传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团队以棉属植物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进化系统生物学方法整合多维度与多组学研究手段,致力于解析作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络与干预机制,为高效精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多倍体基因组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序列变异、染色体结构、转录调控元件、以及动态表达谱进行系统生物学分析,我们将深⼊探索棉花纤维发育、棉籽油份合成、胁迫响应等重要⽣理机制在驯化改良过程中的演化机制以及全基因组网络调控基础。主要课题包括:(1)棉属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2)多倍化的全景多维网络解析。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Hu, G., C. E. Grover, M. A. I. I. Arick, M. Liu, D. G. Peterson etal., 2020 Homoeologous gene expression and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esand evolutionary inference in allopolyploids. Brief. Bioinform. bbaa35.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20/08/01

2.  #Bao, Y., #G. Hu, C. E. Grover,J. Conover, D. Yuan et al., 2019 Unraveling cis and transregulatory evolution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 Nat. Commun. 10: 5399.(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日期:2019/11/27

3.  Hu, G., and J. F. Wendel, 2018 Cis-trans controlsand regulatory novelty accompanying allopolyploidization. New Phytologist 221:1691–1700.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8/10/05

4.  Dong, Y., G. Hu, J. Yu, S. W.Thu, C. E. Grover et al., 2019 Salt‐tolerance diversity in diploid andpolyploid cotton (Gossypium) species. Plant J. 101: 1135-1151. 发表日期:2019/10/23

5.  #Zhao, B., #J. F. Cao,#G. Hu, Z. W. Chen, L. Y. Wang, X. X. Shangguan, Ling-Jian Wang, Y. B.Mao, T. Z. Zhang, J. F. Wendel, X. Y. Chen. 2018. Core cis-elementvariation confers subgenome-biased expression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functions in cotton fiber elongation. New Phytologist 218(3):1061-1075. (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日期:2018/02/21

6.  Hu, G., R. Hovav, C. E. Grover, A. Faigenboim-Doron, N. Kadmon etal., 2016 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and divergence of gene co-expressionnetworks in Gossypium (cotton) seeds. Genome Biol. Evol. 8: 3765–3783.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6/12/24

7.  Hu, G., J. Koh, M.-J. Yoo, S. Chen, and J. F. Wendel, 2015Gene-expression novelty in allopolyploid cotton: a proteomic perspective.Genetics 200: 91–104.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5/05/01

8.  Hu, G., J. Koh, M.-J. Yoo, D. Pathak, S. Chen et al., 2014Proteomics profiling of fiber development and domestication in upland cotton (Gossypiumhirsutum L.). Planta 240: 1237–1251.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4/12/01

9.  Hu, G., J. Koh, M.-J. Yoo, K. Grupp, S. Chen et al., 2013Proteomic profiling of developing cotton fibers from wild and domesticated Gossypiumbarbadense. New Phytol. 200: 570–582.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3/06/25

10.Hu, G., N. L. Houston, D. Pathak, L. Schmidt, J. J. Thelen et al.,2011 Genomically biased accumulation of seed storage proteins in allopolyploidcotton. Genetics 189: 1103–1115. (第一作者) 发表日期:2011/11/01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