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戴好富,博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成员,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的重点专家、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海南省领军人才、南海名家。主要从事热带生物资源中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针对黎药产业中存在的黎药资源缺乏系统整理、黎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及黎药产品研发滞后三大瓶颈问题展开系统的科学研究。历经十一年,完成632种黎族常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搜集黎族民间验方7776 个,编写出版了《黎族药志》第一、二册、三册和《海南黎药民间验方集》。积极开展黎药迁地保护工作,制定了7 种黎药的繁育和栽培技术标准,完成了511 种黎药植物的迁地保护;在海南文昌建立了黎药种质资源圃,保证了黎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自主研发了沉香高效结香剂ITBB-001(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10150138.5),建立了整树结香技术体系,目前该技术已在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及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内外多个地区进行结香示范推广。深入研究了50余种黎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化合物2000 余个,其中新化合物500余个,活性化合物450余个,药物先导化合物5个,涉及抗肿瘤、抗抑郁、抗乙酰胆碱酯酶、降血糖和抗菌等活性。建立了黎药资源天然产物化学库,为寻找药物先导化合物及新药创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加工作以来,已申请得到“公益性行业科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海洋生物技术青年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和“海南省重大专项”等项目的经费支持,开展多项创新科研工作。先后获“海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口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等科技奖项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第七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七届“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度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海南省领军人才等荣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8项,已获授权40余项。推动构建了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沉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黎(南)药分析测试中心、海南省文玩沉香鉴定中心和院内首个海南省院士工作站。
该研究团队下设黎药资源与天然产物、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和药用菌物次生代谢三个研究组。现有在编科技人员 19 名,其中研究员 3 名,副研究员 8 名,助理研究员 8 名;编外科技人员 8 名;具备博士学位 17 名,硕士学位 2 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3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8 名。团队主要成员 1 人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研究团队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已资助其中 8 名硕士研究生远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和德国马尔堡大学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先后与海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大理大学、塔里木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佳木斯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至今已培养植物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南药学、作物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等专业研究生 95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5 名,硕士研究生 90 名。目前在站博士后1 名,在读硕士研究生 18 名。本团队对海南特色黎药如沉香、海南龙血树、降香、海南地不容、灵芝、见血封喉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 482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237 篇;出版著作 11 部;获海南省审定沉香新品种 2 个,制定海南省地方标准 4 项;开发黎药相关功能性新产品 60 余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90 项,获得授权40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的战略部署,针对热区黎药、南药产业发展需求,以热带药用植物、微生物(内生菌和高等真菌)、海洋生物等药用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开展热带药用生物资源中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与生态功能、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特色药用资源的选育、繁育、种植与新产品研发,为我国热带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创新利用以及实现黎药、南药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中国侨界贡献奖(2012年)、第七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2007年)、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海南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6年)、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8年)、海南省领军人才(2019年)、南海名家(2019年)、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的重点专家(2011年)。
2015年“海南黎药资源的收集保护、物质基础与创新利用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年“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高良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2年“见血封喉中的强心苷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8年“真菌发酵提高沉香油产量的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3年“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6年“海南黄花梨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创新利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2018年“沉香资源的收集保存、物质基础及创新利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农业农村资源等监测统计经费(NFZX2018),2018.01-2020.12,主持,2348.0万元;
2.火山岩石斛和胆木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805),2018.05-2021.05,主持,824.0万元;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CARS-2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农业农村部),2017.01-2020.12,试验站站长;200.0万元,
3.白木香良种“热科1号”的示范推广(琼[2017]TG05号),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海南省林业厅),2017.10-2020.10,主持;100.0万元,
4.世界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研究,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专项(gczx2015005),2015.01-2016.12,主持,50.0万元;
5.热区药用资源天然产物库的建设,2015年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2015ZY04),2015.01-2016.12,主持,25.0万元;
6.越南沉香植物资源和人工结香技术的引进与推948项目广(2014-S7),,2014.01- 2014.12,主持,60.0万元;
7.热带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2013.01-2013.12,主持(首席专家),1597.0万元;
1.《沉香的现代研究》,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
2.《黎族药志》第一册,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3.《黎族药志》第二册,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4.《黎族药志》第二册,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5.《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6.《世界沉香产业》,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7.《沉香实用栽培和人工结香技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
8.《海南药用植物现代研究》,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9.《天然产物现代分离技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薏苡的现代研究》,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
1. Li, Wei; Chen,Hui-Qin; Wang, Hao; Mei, Wen-Li*; Dai, Hao-Fu*.Natural products in agarwood andAquilaria plants: chemistry,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biosynthesis. NaturalProduct Reports,2021,3(38):528-565. (IF =12.000, 一区)
2.Ding, Xupo; Mei,Wenli; Wang, Hao; Wang, Jun; Li, Wei; Wang, Pei; Chen, Huiqin; Dong, Wenhua;Cai, Caihong; Huang, Shengzhuo; Dai, Haofu*.Genome sequence of the agarwoodtree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 the first chromosome-level draft genomein the Thymelaeceae family.GIGASCIENCE,2020,3(9): giaa013. (IF =5.993, 二区)
3. Yan Sun, Yong-HaoHuang, Feng-Ying Huang, Wen-Li Mei, Quan Liu, Cai-Chun Wang, Ying-Ying Lin,Canhua Huang, Yue-Nan Li1, Hao-Fu Dai*, Guang-Hong Tan*. 3′-Epi-12β-hydroxyfroside, a new cardenolide, induces cytoprotective autophagyvia blocking the Hsp90/Akt/mTOR axis in lung cancer cells. Theranostics, 2018,8(7): 2044-2060. (IF = 8.537, 一区)
4. Feng-Ying Huang,Wen-Li Mei, Yue-Nan Li, Guang-Hong Tan*, Hao-fu Dai*, Jun-li Guo, Hua Wang,Yong-Hao Huang, Huan-Ge Zhao, Song-Lin Zhou, Ling Li, Ying-Ying Lin. Theantitumour activities induced by pegylated liposomal cytochalasin D in murinemodels.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2, 48(14): 2260-2269. (IF = 6.613, 一区)
5. Shan-Shan Ma,Wen-Li Mei,*, Zhi-Kai Guo, Shou-Bai Liu, You-Xing Zhao, De-Lan Yang, Yan-BoZeng, Bei Jiang, and Hao-Fu Dai*. Two New Types of Bisindole Alkaloid fromTrigonostemon lutescens. Organic Letters, 2013, 15(7): 1492–1495. (IF = 6.324, 一区)
6. Peng-Cheng Wang,Xin-Hui Ran, Huai-Rong Luo, Qing-Yun Ma, Yu-Qing Liu, Hao-Fu Dai, Jun Zhou,*and You-Xing Zhao*. Volvalerenol A, a New Triterpenoid with a 12-Membered Ringfrom Valeriana hardwickii. Organic Letters, 2013, 15(12): 2898–2901. (IF = 6.324, 一区)
7. Yong-Hao Huang,Jing Lei, Guo-Hui Yi, Feng-Ying Huang, Yue-Nan Li, Cai-Chun Wang, Yan Sun,Hao-Fu Dai*, Guang-Hong Tan*. Coroglaucigenin induces senescence and autophagy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Cell Proliferation, 2018, 51(4):e12451. (IF =4.936, 二区)
8. Li Yang, Yi-LingYang, Wen-Hua Dong, Wei Li, Pei Wang, Xue Cao, Jing-Zhe Yuan, Hui-Qin Chen,Wen-Li Mei*, Hao-Fu Dai*. Sesquiterpenoids and 2-(2-phenylethyl)chromonesrespectively acting as α-glucosidaseand tyrosinase inhibitors from agarwood of an Aquilaria plant. Journal of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19, 34 (1): 853-862. (IF = 4.027, 二区)
9. Sheng-Zhuo Huang,Fan-Dong Kong, Qing-Yun Ma, Zhi-Kai Guo, Li-Man Zhou, Qi Wang, Hao-Fu Dai*,You-Xing Zhao*. Nematicidal stemona alkaloids from Stemona parviflora. Journalof Natural Products, 2016, 79, 2599?2605. (IF = 3.281, 二区)
10.Ge Liao, Wen-Li Mei, Fan-Dong Kong, Wei Li, Jing-Zhe Yuan, Hao-Fu Dai*.5,6,7,8-Tetrahydro-2-(2-phenylethyl)chromones from artificial agarwood ofAquilaria sinensis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acetylcholinesterase.Phytochemistry, 2017, 139:98-108. (IF = 3.186, 二区)
1)戴好富等.一种促进沉香树或白木香树生产沉香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 2015 1 0084842.4;
2)戴好富等.高良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ZL 2013 1 0574021.X;
3)戴好富等.沉香的应用,ZL 2015 1 0342740.8;
4)戴好富等.一种清热保湿护唇膏及其制备方法,ZL 2017 1 0050455.8;
5)戴好富等.一种沉香的采取工具, ZL 2015 2 0430467.X。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