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齐秀娟,女,蒙古族,1978年生,辽宁省阜新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州果树所育种人才。现任国家柑橘、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栽培技术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执行首席、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人社部和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家、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中国乔联技术顾问、《果树学报》《园艺学报》等多个期刊审稿人、政协郑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科技厅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政协先锋委员和优秀委员、郑州市三八红旗手、管城回族区首届“十大科技女杰”等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走进科研一线·讲述精彩故事—— 科技人物专栏。
主要从事猕猴桃树种研究工作,先后赴韩国、新西兰、葡萄牙进行猕猴桃产业相关考察、学习。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财政专项等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成果4项,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制定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9项;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审定或授权植物新品种保护11项;主编5部猕猴桃科技书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BMC Genomics、Plant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培养毕业研究生2名,目前在读3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是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猕猴桃创新团队是以猕猴桃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包括:
(1)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
依托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致力于猕猴桃优异资源收集、引进、保存,并对资源材料的植物学、生物学及品质性状特征进行观察评价,开展资源遗传学、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分子标记相关研究,发掘与利用优异性状,建立猕猴桃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2)猕猴桃抗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开展猕猴桃抗病、抗盐碱、抗寒等相关研究,筛选各类抗性相关资源,建立抗性评价体系,挖掘抗性基因与标记并解析其抗性遗传机理,利用分子辅助育种开展猕猴桃品种抗性遗传改良。
(3)猕猴桃果实着色机理研究
开展猕猴桃果实重要品质性状调控机理研究,从生理层面上探索果实着色过程中花青苷积累与合成途径相关酶活性变化,寻找参与果实发育与着色过程的重要基因或蛋白,深入揭示其调控机制和代谢途径。
(4)猕猴桃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结合种质资源评价,进行优异资源的常规杂交与实生选种,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培育抗性强、适应范围广、品质优的猕猴桃新品种。针对新培育品种开展基地建设、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更好服务产业。
1、国家柑橘、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CARS-26,猕猴桃栽培技术岗位,2021~2025年,275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D1000802,猕猴桃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2019.08~2022.12,667万元,在研,主持
3、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21-ZFRI,“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2021,158.5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基金,201501-201712,软枣猕猴桃红肉性状形成关键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24万元,结题,主持
一、奖励
1. 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猕猴桃即食型全红品种创制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2021年2月10日,2020-J-022-R01/10。(第一完成人)
二、授权发明专利
1.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2018年12月4日,授权公告号CN 105724165 B ,专利号ZL 2016 1 0101062.0。(第一完成人)
2.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植株定植方法、雌雄株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 2019年8月13日,授权公告号CN 106134903 B ,专利号 ZL 2016 1 0565469.9。(第一完成人)
3. 授权发明专利:“和光伏电站结合的猕猴桃果园弱光漫射光光照实现方法”,2020年05月26日, 授权公告号CN 107318496 B,专利号ZL 2017 1 0705217.6。(第一完成人)
三、品种权或审定品种
1. 授权品种权‘中猕2号’猕猴桃,2017年5月1日,CNA20150409.6。(第一完成人)
2.‘中猕2号’美味猕猴桃 豫S-SV-AD-019-2014 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2014年12月6日(第一完成人)
四、近两年主持制定标准
1. 颁布农业行业标准“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NY/T 3762-2020。(第一完成人)
2.颁布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高纬度地区绿色食品软枣猕猴桃生产操作规程 LB/T 121-2020。(第一完成人)
五、近五年代表性论文
1.BSR-Seq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old stress response of Actinidia arguta F1 populations. BMC Genomics, 2021, 22:72(IF2020 =3.594)(并列通讯)
2. MicroRNA858 negatively regulate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by repressing AaMYBC1 expression in kiwifruit (Actinidia arguta). Plant Science, 2020, 296: 110476. ( IF2020 =3.591)(并列第一)
3. 软枣猕猴桃果肉花色苷关键光响应调节因子AaMYB1的筛选. 果树学报, 2020, 37(3): 301- 312.(通讯)
4. MicroRNA858-mediated 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kiwifruit (Actinidia arguta) based on small RNA sequencing.PLoS One: May 23, 2019.doi: 10.1371/journal.pone.0217480( IF2019=2.776)(并列通讯)
5. A key structural gene, AaLDOX, is involved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all red-fleshed kiwifruit (Actinidia arguta) based on transcriptome analysis, Gene, 2018, 648: 31- 41(并列通讯)
6.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Fruit Metabolome andTranscriptome Reveals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Actinidia argu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8, 19, 1471( IF 2018=4.183)(并列通讯)
7. 猕猴桃性别分子标记在软枣猕猴桃中的通用性验证.果树学报,2019, 36(5):549-556.(通讯)
8.果树早期性别分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18, 35(4): 491~499.(通讯)
9. 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果树学报,2020, 37(5): 758- 768.(第一)
10.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different Actinidia arguta fruit parts revealsdifference of light response during fruit coloration.biology,2021,7.( IF 2020=5.079)
五、主编书籍
1、第一作者主编著作,《猕猴桃实用栽培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第一作者主编著作,《猕猴桃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
3、第一作者主编著作,《猕猴桃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4、第一作者主编著作,《猕猴桃新优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金盾出版社
5、第一作者主编著作,《怎样提高猕猴桃栽培效益》,金盾出版社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