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新卫,男,1980年2月生,河南省唐河县人,果树学博士,副研究员,所人才培养计划育种人才。2012年6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为桃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特色育种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桃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科研骨干。主持国家外专局培训项目“桃分子育种技术培训”“桃砧木无性繁殖与工厂化育苗技术引进与应用”等项目3项,参加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我国桃野生资源的收集、评价与优异种质创新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桃砧木广适多抗品种引进与利用”、国家863计划“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多年生园艺作物无性系变异和繁殖的基础与调控”等项目研究。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编大型专著1本,参与选育桃新品种10多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9项。参与制定国家桃苗木标准2项。曾到日本、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开展学习和交流访问。
负责开展了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国外141份,国内262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桃种质资源库,支撑桃基因组学深入研究和品种创新; 开展了桃品种选育、胚培养育种技术开发,创新了杂种树小角度V形宽行密植模式,发掘了几十份抗蚜种质、定位了抗蚜QTL、发掘了候选基因,开发了分子标记并进行育种应用;开展了基于目标性状快速选种实践,调查了数万株杂种实生苗,筛选了包括抗蚜品种在内的一大批综合性状优良的桃新品种(系),部分已进行生产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建设和管理课题组新乡基地300亩,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基地管理规范,每年选出大量桃品种优株,成为国家桃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昆玉市试验示范基地50亩,叶城300亩,为探索发展大漠戈壁桃产业担当先锋。
主持项目或课题任务(14项)
1.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课题:“我国桃野生资源的收集、评价与优异种质创新利用 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931)”,2013-2017,406万
2.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桃砧木无性繁殖与工厂化育苗技术消化吸收及示范应用(Y20180326001)”2018.01-2018.12,25万
3.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引智示范项目:“桃砧木材料及育苗技术引进与无性系砧木示范推广(Y20180326001)”,2019.01-2019.12,40万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砧木调控接穗品种果实大小机制(2018YFD1000103)”,2018.07-2022.12,50万
5.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桃抗性、矮化砧木选育与标准化育苗技术创新(201300110500-03)”,2020.09-2023.08,40万
其他,略。
1. 负责开展了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国外141份,国内262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桃种质资源库,支撑桃基因组学深入研究和品种创新;
2. 开展了桃品种选育、胚培养育种技术开发,创新了杂种树小角度V形宽行密植模式,发掘了几十份抗蚜种质、定位了抗蚜QTL、发掘了候选基因,开发了分子标记并进行育种应用;开展了基于目标性状快速选种实践,调查了数万株杂种实生苗,筛选了包括抗蚜品种在内的一大批综合性状优良的桃新品种(系),部分已进行生产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开展了多抗砧木育种和繁殖技术研究,筛选了多种候选砧木品系,释放了国内第一个桃无性系多抗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建立了砧木高效繁殖技术体系,破解了长期困扰桃砧木无性繁殖老大难问题。已规模化繁殖‘中桃抗砧1号’投入生产,支撑了桃产业可持续发展。
4. 获得了国家外专局“桃砧木无性繁殖与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授牌和长期稳定经费支持,进一步推进了砧木国际交流与合作。
5.在北京平谷、山东莒县、浙江金华(金东区)、四川简阳、新疆昌吉、新疆喀什等地建立了成果示范基地,与地方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精准应用平台,促进当地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