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陶雅,1982年3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博士,2005年获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任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牧草栽培与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牧草抗逆栽培及生理、饲草青贮发酵机理、乳酸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近年来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产出科研选题等省部级课题共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7项;出版著作3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科技论文4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选育牧草新品种3个,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育成国审牧草新品种1个;制定行业、地方标准10项,以第一完成人修订地方标准5项。
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团队
研究方向:开展苜蓿、燕麦等饲草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组装,南方饲草高效栽培技术及模式示范;构建苜蓿、燕麦和青贮玉米等重要牧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粮用玉米饲用化关键技术与模式研究;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区和农区不同饲草或群落的营养特性与青贮性能,收集乳酸菌并建立菌种资源库,建立优质牧草营养物质保全加工技术体系;提出牧草优化组合方案,进行牧草组合配置原理研究。
重点任务和成果:完成苜蓿、燕麦、青贮玉米等重要牧草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关键技术和牧草营养保全加工理论与技术;优化低成本低损耗牧草收获及贮藏技术(形成收获时期、收获方法、晾晒技术和打捆技术及贮藏技术为一体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饲草型发酵TMR调制技术与工艺和饲草多样化产品的加工技术;开展以青贮饲料为主的质量安全性评价,并建立评价体系。
在全国累计建立试验点近40余个,深入一线针对农牧民及企业实际需求提供技术服务,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会泽县等地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获得良好反馈。在河西走廊、河套灌区试验核心区建成优质示范人工草地0.48万hm2,推广应用面积达2.3万hm2。
成功选育出五个牧草新品种,其中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有“科尔沁尖叶胡枝子”、“林西直穗鹅观草”、“林西达乌里胡枝子”,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有“林西短芒大麦草”、“中草9号尖叶胡枝子”;获得省部级奖励2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12项,出版著作20余部,颁布行业及地方标准12项,发表论文280余篇。
1.主持“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鄂尔多斯市现代农业节水和水肥精准调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饲用燕麦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KJXM-EEDS-2020010-04),2020.11~2021.12,经费66万元;
2.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乌蒙山区燕麦提质增效与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燕麦新品种选育与高质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003AD150016),2020.10~2023.10,经费30万元;
3.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产出科研选题“牛奶乳脂肪乳蛋白形成调控机理及品质评价”子课题“优质牧草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CAAS-ZDXT2019004),2019.1~2021.12,经费80万元;
4.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专项基金项目“呼和浩特优质牧草技术攻关(20201219284022256)”子课题,2020.5-2021.12,经费30万元;
5.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花棘豆与玉米混合青贮降低其有毒物质含量机理的研究”(2014MS0368),2014.1~2016.12,经费3万元;
6.参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栽培生理与高产栽培岗位”(CARS-34)研究工作,2009.1~2020.12;
7.参与重点研发计划“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2017YFD0502103)的研究工作,2017.1~2020.12;
8.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团队”(CAAS-ASTIP-IGR 2016-02)的研究工作,2015.1~今。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主持“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鄂尔多斯市现代农业节水和水肥精准调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饲用燕麦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KJXM-EEDS-2020010-04),2020.11~2021.12,经费66万元;
2.主持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乌蒙山区燕麦提质增效与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燕麦新品种选育与高质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003AD150016),2020.10~2023.10,经费30万元;
3.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产出科研选题“牛奶乳脂肪乳蛋白形成调控机理及品质评价”子课题“优质牧草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CAAS-ZDXT2019004),2019.1~2021.12,经费80万元;
4.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专项基金项目“呼和浩特优质牧草技术攻关(20201219284022256)”子课题,2020.5-2021.12,经费30万元;
5.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花棘豆与玉米混合青贮降低其有毒物质含量机理的研究”(2014MS0368),2014.1~2016.12,经费3万元;
6.参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栽培生理与高产栽培岗位”(CARS-34)研究工作,2009.1~2020.12;
7.参与重点研发计划“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2017YFD0502103)的研究工作,2017.1~2020.12;
8.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团队”(CAAS-ASTIP-IGR 2016-02)的研究工作,2015.1~今。
论文
1.Ya Tao, Qizhong Sun, Feng Li, Chuncheng Xu, Yimin Cai.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si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in degradation ofalfalfa silage prepared with corn or sweet sorghum in semiarid region of InnerMongolia [J]. Animal Science Journal, 2020, 91(1).
2.Ya Tao, Dongze Niu, Feng Li, Sasa Zuo, Qizhong Sun, ChunchengXu. Effects of Ensiling Oxytropis glabra with Whole-Plant Corn at DifferentProportions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lkaloid Swainsonine Content, and LacticAcid Bacteria Populations [J]. Animals, 2020, 10(10).
著作
3.《青贮玉米种植与利用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2万字,第一主著,2021.1
4.《饲草青贮调制与利用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3万字,第一主著,2021.2
5.《人工草地常见杂草防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6万字,第三主著,2021.1
6.《牧草种子生产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万字,第三主著,2021.1
牧草新品种
7.中草16号尖叶胡枝子,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594),第一完成人,2020.12
8.中草13号紫花苜蓿,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002-2019),第三完成人,2019.6
标准
9.科尔沁尖叶胡枝子认定规程(DB15/T 445—2019),第一完成人
10.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评定技术规程(DB15/T 448—2019),第一完成人
11.林西直穗鹅观草认定技术规程(DB15/T 457—2019)第一完成人
12.林西直穗鹅观草商品种子加工与分级评定规程(DB15/T 458—2019),第一完成人
13.苜蓿和老芒麦混播栽培技术规程(DB15/T 479—2019),第二完成人
技术
13.“准格尔苜蓿提纯复壮及良种扩繁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获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第一完成人
专利(软件著作权)
14.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控管理系统,登记号2019SR1207748,第一完成人,2019.9
15.农作物种植物联网管控系统,登记号2019SR0576795,第一完成人,2019.6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