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要从事牧草资源与育种研究。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奖5项,主编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中国草学会牧草遗传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
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创新与利用;优质、高产、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生态修复用草新品种选育;牧草良种繁育技术;牧草优质、高产、抗逆遗传机制与分子育种。
工作基础:该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欧地平线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内蒙古科技计划等项目(课题)90余项。收集资源2.6万份,评价各类资源1.8万份,入库保存1.6万份,向国内外无偿提供资源3000余份次。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内首个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中国牧草种质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实现种质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在国内率先开展草原优势种——羊草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了基因组草图绘制和功能基因注释。先后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项,出版著作20余部,专利30余项,制定标准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基于资源评价工作,先后培育出中草3号紫花苜蓿、土默特扁蓿豆、乌珠穆沁黄花苜蓿、中草11号无芒雀麦、甘旗卡羊草等优良品种30多个,建设原种繁殖基地3个,累计推广面积80余万亩,培训农牧民800余人次,为美丽草原、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973课题,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生产功能区优化布局,2007CB106806,2011/06-2012/03,主持。
2.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地区雀麦属多年生牧草生态生物学研究,2007/07-2010/07,主持。
3. 中澳合作项目,苜蓿逆境条件下适应性评价,2003/2006,参加。
4. 中澳合作项目,中国西部草地可持续发展,AS2/2001/094,2005/02-2008/06,参加。
5.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中国草种资源搜集、整理、评价与入库保存,2003/2005,参加。
6. 科技平台项目,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21007,2004/2008,参加。
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与途径(2014CB138800)第六课题,土壤保育与植物调节提高生产力的机理与综合调控,2014/2018,参加。
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饲草用燕麦新品种“蒙饲燕2号”示范推广,CGZH2018183,2018/11-2020/12,主持。
1. 973课题,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生产功能区优化布局,2007CB106806,2011/06-2012/03,主持。
2.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地区雀麦属多年生牧草生态生物学研究,2007/07-2010/07,主持。
3. 中澳合作项目,苜蓿逆境条件下适应性评价,2003/2006,参加。
4. 中澳合作项目,中国西部草地可持续发展,AS2/2001/094,2005/02-2008/06,参加。
5.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中国草种资源搜集、整理、评价与入库保存,2003/2005,参加。
6. 科技平台项目,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21007,2004/2008,参加。
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与途径(2014CB138800)第六课题,土壤保育与植物调节提高生产力的机理与综合调控,2014/2018,参加。
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饲草用燕麦新品种“蒙饲燕2号”示范推广,CGZH2018183,2018/11-2020/12,主持。
1. 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试点试验研究,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人;
2. 鄂尔多斯高原沙质灌木草地—绒山羊系统优化生产技术,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人;
3. 内蒙古地区快速育肥牛羊植物性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研制,2001年,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第6完成人;
4.中国牧草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与数据库信息网络研究,2009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第6完成人;
5.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2016年12月,2014-2016 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第5完成人。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