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所-郑明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17 导师主页
郑明明 研究员 硕,博士生导师
油料所
食品科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油脂生物加工与功能脂质制备,功能性食品配料设计与制备,功能性脂质生物合成,高活性酶催化剂创制,油料油脂生物制造
zhengmingming@caas.cn

博士招生专业

1
食品科学
2025
2
学术型博士
食品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

硕士招生专业

1
食品科学
2024
学术型硕士

教育经历

2001.09-2005.07,郑州大学,化学系,学士

2005.09-2010.06,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0.06-2012.1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3.01-2018.1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09-2017.09,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 生物催化

2019.0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郑明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团队执行首席;兼任湖北省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咨询专家,中国农学会理事,湖北省食品科技协会副秘书长,基金委、教育部、中组部项目评审专家;Foods,Food Safety and Health,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油料油脂精深加工与生物制造,功能油脂生物合成、酶法制备与健康产品创制。已在“Food Chemistry”,“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0多篇,封面6篇,累计他引3300多次,H指数34;主持国家级课题1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授权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明专利26件,许可转让10多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中国农科院青年创新奖;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楚天英才创新团队首席。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功能性脂质分子修饰与改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21.12至2026.11,537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pH刺激响应型界面酶催化体系构建与脂质结构重组机制研究,2023.01至2027.12,54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油脂连续流酶法脱酸与功能酯的同步生成机制研究,2020.01至2023.12,58万元,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微环境可控的脂肪酶介孔微阵列构筑及其定向酯化机制研究,2017.01至2020.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酚酸定向引入的结构脂质酶促合成与多层面抗氧化构效关系研究,2014.01至2017.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黄酮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与抗氧化构效关系研究,2012.01至2014.12,21万元,已结题,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1.      Tiantian Zhang, Yi Zhang,Changyue Deng, Huaying Zhong, Tingting Gu, Kheng-Lim Goh, Zhongmu Han, MingmingZheng*, Yibin Zhou, Green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highly liposoluble andantioxidant L-ascorbyl esters by immobilized lipas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 379, 134772.

2.      Tao Yang, Yufei Zhang, LiujiXu, Hao Zhu, Juntao Zhang, Zheng Guo, Fenghong Huang, and Mingming Zheng* , pH-Switchable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is: One-Pot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hytosterolEsters with Low-Value Rice Bran Oil,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2022, 10, 21, 6963.(封面)

3.      LiujiaXu, Yi Zhang,VladimirZivkovic, Mingming Zheng*, Deacidification of high-acid rice bran oilby the tandem continuous-flow enzymatic reactors, Food Chemistry, 2022, 393, 133440.

4.      Liujia Xu, Tao Yang, Jing Wang,Fenghong Huang, Mingming Zheng*, Immobilized Lipase Based on Hollow MesoporousSilicon Spheres for Efficient Enzymatic Synthesis of Resveratrol EsterDerivativ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1, 69, 9067. (封面)

5.      Liujia Xu,Jing Wang, FenghongHuang,Mingming Zheng*,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continuous-flow bioreactorfor the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phytosterol esters based on hollow lipasemicroarray, Food Chemistry, 2022, 372, 131256.

6. Tao Yang;Yufei Zhang;Jing Wang;Fenghong Huang;Mingming Zheng*,Magnetic Switchable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is: One-Pot Cascade Synthesis of Phytosterol Esters from High-Acid Value Oil,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1, 36, 12070-12078(封面)

7. Yuqin Xiao, Mingming Zheng*, Zengshe Liu, Jie Shi, Fenghong Huang,Xiaogang Luo*, Constructing a Continuous Flow Bioreactor Based on a Hierarchically PorousCellulose Monolith for Ultrafast and Nonstop EnzymaticEsterification/Transesterification ,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2019, 7(2): 2056-2063.(封面)

8. Teng Sun, Zhe Dong, Jing Wang, Fenghong Huang, Mingming* Zheng,Ultrasound-AssistedInterfacial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on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 in aPickering Emulsion System: A Hyperactive and Sustainable Biocatalyst, ACS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0, 8, 17280-17290(封面)

授权发明专利

(1)  郑明明; 黄凤洪; 董喆; 向霞; 时杰;邓乾春,一种固定化酶皮克林乳液酶反应体系及其应用,2022,ZL201910105333.3

(2)  郑明明; 黄凤洪; 肖禹勤; 时杰; 汤虎; 邓乾春,醋酸纤维素整体柱及其酶反应器及制备方法、应用2020-8-4,ZL201810838478.X

(3)郑明明; 黄凤洪; 许春芳; 向霞; 邓乾春,一种高效制备酚酸甘油酯的方法,2018,ZL201610737228.8

(4)郑明明; 黄凤洪; 董喆; 时杰; 汤虎; 邓乾春,中空介孔纳米碳球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2017-12-6,ZL201711274729.8

(5)郑明明; 黄凤洪; 许春芳; 向霞; 邓乾春,一种富含酚酸结构酯的功能油脂的制备方法,2018-8-14,ZL201610563494.3

(6)Huang Fenghong; Zheng Mingming;Wang Shi; Xiang Xia; Shi jie; Deng Qianchun; LiWenlin; Wan Chuyun, Method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 edible oil rich in phytosterolesters and diglycerides,2018,美国,US15/588,667

(7)黄凤洪; 郑明明; 黄清; 邓乾春; 向霞; 李文林; 时杰; 万楚筠,一种利用高酸价植物油生产富含植物甾醇酯功能油脂的方法,2014-12-3, ZL201410420783.9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展开更多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