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所-喻 理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1-10-21 导师主页
喻 理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油料所
食品科学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化学与营养
yuli01@caas.cn
喻理,女,198410月出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2009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09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2016年晋升副研究员,2018年获丹麦奖学金资助在丹麦技术大学开展合作研究3个月。目前主要从事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包括真菌毒素确证性检测前处理技术,农产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及基于纳米新材料的农产品真菌毒素脱除与控制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9项;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Talanta》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国际专利3件,一件获转化200万元;参与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0余项;参编著作7部;以第六完成人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其中一名顺利考上博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课题9项,参加完成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

近年主持的项目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碳材料对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机理研究,32172328,2022年01月至 2025年 12月,主持,58万。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粮食产业链中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监测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2018YFE0206000, 2019年12月-2022年11月,参加单位任务负责人/主持,135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磁性介孔石墨烯脱毒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吸附机理研究,31601576,2017年01月至 2019年 12月,主持,20万。

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基于磁性石墨烯的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辣椒素同步荧光免疫分析, 2016CFB612,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主持,3万。

5.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油料产品独特营养组分及活性物质鉴定评价技术研究”,1610172017008,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主持,15万元。

6.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观测监测”,1610172018015,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主持,15万元。

7.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重要农林产品现代加工质量提升共性技术标准”,大宗粮食分类收储及超标粮食分仓储存技术标准研究,2016YFF0201901,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子课题主持,14.5万。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澳大利亚专利3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0余项,参编著作7部,以第六完成人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代表性论文:

1. Fei Ma, Xinfa Cai, Jin Mao, Li Yu*, Peiwu Li, Adsorptive removal of aflatoxin B1 from vegetable oils via novel adsorbents derived from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 10.588), 2021, 125170.

2. Yue Wu1, Meiling Wang1, Li Yu*, Shang-wen Tang, Tao Xia, Heng Kang, Chengbao Xu, Hairong Gao, Meysam Madadi, Aftab Alam, Liangliang Cheng, Liangcai Peng*, A mechanism for efficient cadmium phytoremediation and high 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combined mild chemical pretreatments with desirable rapeseed stalk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 7.963), 2020, 708, 135096.

3. Jun Deng, Xiaobo Zhu, Peng Chen, Boyang He, Shang-wen Tang, Wenyue Zhao, Xianliang Li, Ran Zhang, Zhengyi Lv, Heng Kang, Li Yu*, Liangcai Peng*, Mechanism of lignocellulose modification and enzyme disadsorption for complete biomass saccharification to maximize bioethanol yield in rapeseed stalks, Sustainable Energy&Fuels (IF 6.367), 2020, 4(2): 607-618.

4. Li Yu1*, Fei Ma1*, Xiaoxia Ding, Hengling Wang, Peiwu Li*, Silica/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Potential adsorbents for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aflatoxins in cereal crops coupl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od Chemistry(IF 7.514), 2018,245:1018-1024.

5. Li Yu*, Peiwu Li*, Xiaoxia Ding, Qi Zhang, Graphene oxide and carboxylated graphene oxide: Viable two-dimensional nanolabels for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s, Talanta(IF 6.057), 2017, 165 :167-175.

第一发明人代表性授权专利:

1. PREPARATION METHOD OF MAGNETIC TERNARY COMPOSITE MATERIAL FOR PRETREATMENT FOR DETECTING 2'- HYDROXYGENISTEIN AND USE THEREOF,2020,国际专利(澳大利亚),专利号2020102423

2. COMPOSITE MATERIAL OF MAGNETIC MYCELIUM SPHERE LOADED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2020,国际专利(澳大利亚),专利号2020102420

3.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ENRICHMENT AND PURIFICATION OF AFLATOXIN B1 AND CAPSAICIN,2020,国际专利(澳大利亚),专利号2020102425

4.一种黄曲霉毒素B1和辣椒素的同步富集净化方法,2021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933935.8

5.一种促进黄曲霉菌快速产孢的方法,2021,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801893.8

6. 一种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1,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428149.8

7. 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2020,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1488336.7

8. 黄曲霉毒素B1氧化石墨烯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应用,2017,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731868.3

参编主要著作:

1.《Sensors and Biosensors, MEMS Technologie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3,参编,IFSA

2.《农产品黄曲霉毒素抗体创制原理与检测技术》,2018,参编,科学出版社

3.《农产品质量安全学概论》,2018,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百科(植物产品)》,2019,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5.《生物毒素学》,2021,参编,科学出版社

参与制定代表性标准:

1.马飞、喻理、胡小风、白艺珍、张良晓、王督、张文、李培武, 油菜薹中莱菔硫烷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674-2020

2. 丁小霞、喻理、姜俊、周海燕、李培武、赵善仓、刘继红、白艺珍、陈琳、王督, 花生黄曲霉毒素检测抽样技术规程 NY/T 3106-2017(农业部公告2589号)

科研奖励:

李培武,张奇,丁小霞,张文,姜俊,喻理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5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我国国家级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先行院所之一。作为支撑我院研究生教育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是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技术研究的任务,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获奖总数的26%。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29项;发表论文近30000篇,其中SCI论文近15000篇、《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近1500部,通过国审品种等近1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7项,新兽药证书55个等。科研成果与科研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先进科研设施设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前沿交叉学科集群、一流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丰富的图书文献等各种重要资源,形成了38个研究所共同参与、“院所结合、两段式培养”这一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办学优势,为研究生完成课程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特有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创建于2014年,是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整合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力量在深圳成立的新型研究所。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设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近8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 Science、Nature、Cell 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基因组所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已得到市政府印发,将构建农业食品产学研协作生态,做出科技推动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

展开更多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人/年。凡我院各研究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我院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研究生院单项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研究生院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津贴和特困生补助,具体奖助学金政策可登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